首批滯留武漢台商,2月4日晚間以包機形式返台。但下機後才發現,機上搭載的並非我方要求的老弱婦孺,反而多了許多透過特權硬塞上來的中配,甚至比原先的名單多出3人,其中1人還是確診病例,引起全台民眾的恐慌與不滿,大多認為這是中國利用武漢肺炎病毒的木馬屠城。

然而整件事的幕後核心者,也就是名列國民黨7人小組,武漢市台協會長蕭永瑞,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仍然堅持:「整個名單審核過程是很嚴格的。」

2020年2月6日《自由電子報》報導〈「7人小組」蕭永瑞嘴硬:名單很嚴謹 遭曝光「三八紅旗手」舔共真面目〉:

「對於返台名單遭到質疑,蕭永瑞則強調名單審核過程很嚴格,全世界都在看中國如何處理包機過程,怎敢夾帶非台籍乘客上機?直言:『更何況夾帶10幾個中配上飛機更是不可能。』但事實確實有數十人非台灣人,相當打臉。

然而,蕭永瑞又說,有了首批包機經驗,中國這邊已經準備,『接下來就是看台灣這邊態度,陸委會把燙手山芋揣在自己懷裡了,台灣其實只要把回到台灣的台胞接收、安頓好,隔離好。』……」

當然,很多鄉民都能了解,國民黨中央為了止血,對徐正文是快刀斬亂麻,考紀會2月6日就決定先予以停止黨權,等於剝奪了徐正文這次競選中常委的資格。可見國民黨中央也深知,武漢包機事件對國民黨的傷害有多大。

可是鄉民應該也會發現,人在台北的徐正文,只是個刷存在感的小丑,根本無法操控武漢起飛的包機裡能上那些人,因此就算砍他十次腦袋也無濟於事。對於真正能在武漢操控登機名單,遊走於國民兩黨之間的「藏鏡人」,最後把國民黨搞得灰頭土臉的蕭永瑞,國民黨中央顯然又是完全兩種態度,這些政客為何要「棄徐保蕭」?

其實政治上任何的光怪陸離,只要回到歷史來看,都還是有跡可循的。別說現在的國民黨拿遊走兩岸的紅頂商人無可奈何,即使在30多年前的獨裁政權下,尚未惡貫滿盈的蔣經國,想要對付政商兩棲,結合軍權與金權的特務頭子,照樣也是波折重重。

在台灣政壇知名度並不高的蕭永瑞,為何能在國民黨裡呼風喚雨,而且出這麼大的包也安然無恙?鄉民們用膝蓋反射也能發現,當然是有家學淵源的。然而要談起蕭永瑞的父親蕭政之,戒嚴時代究竟是怎樣在國民黨裡竄起的?那就只能從台灣的老三台開始說起了。

蕭永瑞的父親蕭政之。圖:翻攝自武漢台商服務網

讓華視得以業績長紅的副總

台灣之所以能在1960年代初期就進入電視時代,跟9年國民教育一樣,完全是強人政治下領導者的意志貫徹。其實早在二戰剛結束,國民政府在中國就已經準備籌辦電視公司,1947年在南京還成立了電視籌辦處,無奈內戰失利,撤守來台,電視籌備處無疾而終。

1958年5月1日,中國的北京電視台(就是現在的中央電視台)開播。1960年10月1日,中國第一個省營的福建電視台開播,就是要對台灣心戰宣傳。「共匪竊據下的地獄」都有了電視,號稱「天堂」的寶島台灣卻沒有,在政治宣傳的壓力下,國民政府只得倉卒宣布,第一家商業電視台:台視,選在1962年10月10日(也就是建國51週年)當天開播。

然而台視剛開播時,台灣經濟還尚未起飛,市面上連生產電視機的廠商都沒有,台視還要自己在中和鄉開工廠組裝電視機販賣。經過6年慘澹經營,終於轉虧為盈,中南部也設立了轉播站,觀眾都能看到電視節目。但這時有已有60多個公民營組織,眼紅省政府的台視荷包滿滿,紛紛向政府請願申辦第2家商業電視台。

1967年蔣介石宣布,整合所有第二家電視台申請案,由黨營的中廣結合想28家民營廣播電台,以及其他想申辦的2機電視台的工商文化界人士,集資創辦第二家表面上民營,實際上黨營的商業電視台:中視。並且宣布今後10年不會再核准第3家商業電視台,逼得其他66個申辦中的業者,都乖乖成為佔股不到1%的中視小股東。

但1969年10月31日開播,國民黨所掌控的中視,卻少了一家最重要的股東,那就是始終不放棄有自己電視台的軍方。即使蔣介石宣布了10年內不會再核准第3家商業電視台,但總政戰部仍另闢蹊徑,以推廣軍中政治教學為由,結合教育部教育廣播電台為空中商專與空中行專設立的非商業電視台,組成第3家名義上不叫電視公司,實際上卻是商業電視的中華電視台,就是現在的華視。

華視。圖:翻攝自Google Map

1971年10月10日開播的華視,政戰頭子王昇為了避攬權之嫌,找了教育部常務次長劉先雲擔任總經理。雖然劉先雲在中國時也是軍中政工,但來台後都擔任文職,還是教育電台台長,這樣的人事安排就能避嫌。

可是華視一設立,台視與中視就一起封殺他,這兩台與現有歌星與演員都簽約,讓華視沒有藝人可用。總經理劉先雲深知環境險惡,就堅持負責業務的副總經理,一定要由蔣孝武擔任。這就跟之前台電的孫運璿堅持找蔣孝文擔任桃園區管理處處長一樣,桃園這裡的軍營甚至眷村,仗著手裡有槍,全都拒繳電費。但太子爺來收帳,這些高級外省人就乖乖繳納,連之前拖欠的都一次付清。

面對台視與中視的聯手封殺,劉先雲找蔣孝武來當華視副總,這樣廣告商一定主動來進貢。可是這樣的人事安排,就亂了王昇原來的計畫,於是王昇堅決反對。劉先雲一氣之下,揚言他也不接受王昇安排的任何人,本來蔣經國就討厭軍人來搞電視台,若國防部還無法與教育部合作,華視就不能成立了。王昇為了解決衝突,就派副手蕭政之去與劉先雲溝通,沒想到幾次商談後,雙方竟然一拍即合,劉先雲放棄己見,拒絕了蔣孝武,而讓蕭政之擔任華視副總。

蕭政之是怎樣說動劉先雲的?說穿了很簡單,就是走台視與中視都不同的路線:本土化。當台灣只有台視一家電視台時,製作節目完全不必考慮「收視率」,所以根本不必有台語節目。

既然台視與中視把有知名度的歌星演員都簽走了,不用花錢就能在家欣賞的電視,又取代了要買票進場的台語片。華視乾脆趁此良機,大量引進台語片的演員,製作了像是《西螺七劍》之類的台語連續劇,結果收視率高到驚人,之後三台都搶播台語節目賺錢,因為台語節目觀眾多,也比較能拉到廣告。

華視雖有軍方背景,新聞部立場超保守,即使蔣經國都死了好幾年,仍不承認民進黨的存在。新聞裡不得不提到民進黨時,之前仍要加上「所謂」兩字。但業務部與節目部卻很靈活,大量的台語連續劇讓其他兩台跟進,逼得新聞局出來喊停。但限播台語劇後,華視又搞長壽國語劇,例如《保鑣》就是國語真人版的《雲州大儒俠》,而且因為收視率高,演了半年多仍不下檔。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駕崩,政府宣布全國進入「國喪」,所有的娛樂活動一律暫停,老三台也停播所有戲劇與綜藝節目,長壽劇《保鑣》終於因此也被停播了。但蔣經國擔心國喪太長,影響經濟,就宣布4月16日移靈慈湖後,娛樂事業就能恢復營業。不過當時老三台高層都是高官空降,不敢造次,八點檔的連續劇,沒有一台敢率先復播,大家依舊每天用黑白播出國喪新聞與紀念專輯。

前總統蔣公國喪實錄。圖:翻攝自沉默老兵電影工作室youtube頻道

可是老三台高層除了考量政策,也不能完全不管營收。不播出八點檔連續劇,所有冷門時段也沒任何廣告,這樣電視台的營收撐不下去。於是到了5月1日,華視率先搶著宣布復播《保鑣》。雖老三台的節目不可能永遠守國喪,這一點蔣經國也知道,所以才會宣布提前結束。可是華視連一個月都等不及,就率先復播《保鑣》,還是觸怒了蔣經國。

1975年8月,蔣經國把華視廣告搞到永遠滿檔的副總蕭政之明升暗降,讓他與總政戰部副主任吳寶華交換職位。蕭政之也明白,除非王昇能立即再上一層樓,否則回到政戰總部之後,一年內就必須退伍了。不過因為華視副總的經歷,讓他與本地工商業的經營者都已打好關係。因此剛退伍就投效蔡辰洲,1978年9月,擔任理想工業公司董事長。

十信案裡官商勾結的關鍵人物

理想工業是蔡辰洲旗下的關係企業,最有名的產品就是童星紀寶如代言的熱水器「夏天洗怎,要洗熱水,不洗熱水,洗不乾淨。」蔡辰洲之所以要聘請蕭政之,就是希望能透過這層關係與王昇牽上線。

國泰集團原本是由蔡萬春、蔡萬霖與蔡萬財(後來改名蔡萬才)三兄弟合作建立起來。1979年蔡萬春中風退休,國泰集團分家,老二蔡萬春之子蔡辰男與蔡辰洲兄弟,分得國泰信託與國泰人壽。

老三蔡萬霖分得十信與國泰建設,先以十信股份交換姪子蔡辰洲與蔡辰男的國泰人壽與國泰信託,又以國泰人壽與國泰建設,成立國泰人壽集團,後來改名霖園集團,並出任董事長,旗下核心企業為國泰金控。老四蔡萬才則獲得國泰產物保險,後來改為富邦產物保險公司,之後不斷擴充成為富邦集團。

國泰分家之後,蔡萬霖的霖園集團與蔡萬才的富邦集團,都還算穩健經營,只有獲得十信經營權的蔡辰洲闖下大禍。十信原本是國泰蔡家的金雞母,1957年蔡萬春因大量投資土地,資金流動困難,剛巧政府也在推動全民儲蓄,十信於是發起「一元開戶幸福存款」運動。但人人都在嘲諷蔡萬春瞎胡鬧,1元開戶連手續費還不夠。

但「一元開戶幸福存款」運動推出後非常成功,十信存款立即突破1億元。到蔡辰洲接掌十信時,已經擁有17家分社與10萬社員,存款額達170億,成為全國75家信用合作社中規模最大,也是營業量最多的合作社。

蔡辰洲擔任立委後,仍兼十信理事會主席。圖:維基百科/國家文化資料庫

蔡辰洲有點輕微的小兒麻痺,但企圖心很強,尤其國泰分家後,蔡辰洲從政的心更堅決了。但是蔡辰洲的叔叔蔡萬才,1972年就已在台北市選上立委,1975年連任,1978年的選舉因台美斷交而延後到1980年,蔡萬才三度連任。論學歷,蔡萬才又是台大法律系畢業,國泰蔡家不可能有兩個立委的。

因此蔡辰洲要在政壇上取代叔叔蔡萬才,就必須有黨內高層當靠山。於是蔡辰洲禮聘蕭政之,透過蕭政之的引薦,拜了王昇為義父。再由王昇搭線,與蔣彥士相識,加入中國國民黨。1983年台北市黨部主委關中,堅持不再提名蔡萬才,轉而提名蔡辰洲。而蔡辰洲也不負所望,在台北市順利當選增額立法委員。

十信是當時規模最大的信用合作社,營運良好,獲利能力極為可觀。因此我們所說的十信案,並非十信本身的營運出問題,而是蔡辰洲擔任立委後,仍兼十信理事會主席,利用職權在十信櫃台,辦理非法的國泰塑膠關係企業「職工存款」。

另一方面蔡辰洲進入立法院後,為了擴大影響力,就與國民黨台籍立委劉松藩、王金平、洪玉欽、謝生富、李宗正、李友吉、林聯輝、蔡勝邦、吳梓及蕭瑞徵等人,在忠孝東路一段的來來飯店(現在的喜來登)17樓俱樂部,組成「13兄弟幫」,經常邀宴財經官員,利用人頭貸款,搞些炒地皮等有暴利的事業。

十信的貸款客戶中,若有企業經營不善,無力清償時,蔡辰洲就陸續吃下,成為十信關係企業。加上蔡辰洲當選立委後,揮霍更加無度,就經由人頭戶提供土地,低價高估向十信抵押貸款,將十信的資產完全掏空。俞國華擔任中央銀行總裁時,多次檢查十信,早已發現問題,但移交財政部懲處卻從無下文。

連蔣經國也難以解決的紅頂商人

其實早在蔡辰洲想要取代叔叔蔡萬才,出馬角逐立委之前,1983年7月,俞國華就向蔣經國密陳,絕不能讓蔡辰洲進入國會,否則台灣會爆發比1948年上海「打老虎」更可怕的金融風暴。

但蔣經國這時也已經是一個頭兩個大,因為王昇的劉少康辦公室,早就成了太上行政院,直接對內閣職員下指令。如果要讓蔣孝武接班,就必須先解決王昇。至於王昇底下的其他黨羽,早已盤根錯節,一時間也難以徹底剷除,就只能依序處理了。

1983年9月,蔣經國將做了8年總政戰部主任的愛將王昇,才調任三軍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僅3個月,立即又宣布外派駐巴拉圭大使。巴拉圭是距離台灣最遠的邦交國,王昇又不懂西語,連英語都不行,這樣的外派,擺明就是放逐王昇。但王昇個人的仕途雖然中挫,透過蕭政之牽線,已獲蔣彥士、馬紀壯與阮成章支持的蔡辰洲,還是獲得國民黨提名,順利當上立委。

不過另一方面,蔣經國為了替蔣孝武的接班鋪路,剷除王昇的勢力仍持續進行。1984年6月,蔣經國將做了6年的總統府秘書長馬紀壯,調行政院政務委員。然而到了年底,雖然江南案已經爆發,在美國的壓力下,即將外放新加坡的蔣孝武,比王昇更不可能接班了。不過蔣經國剷除王昇黨羽的行動,仍然按計畫持續推進。

1985年1月底,官方發布台北市政府財政局調查十信營業違規的新聞,首次登上媒體,十信立刻出現擠兌。但財政部次長李洪鰲仍對外宣稱,農曆年關將近,十信客戶為了發放員工年終獎金而大量提款,這樣的現象各大銀行皆有,過完年就會回復正常。但這一年的春節很晚,是在2月20日,十信出現的擠兌人潮,若無中央直接撥款紓困,怎能撐到過完年?

2月10日,財政部宣布將十信現任及前任理監事全部限制出境,且禁止財產轉移。但11日仍遭擠兌36億元,部分分社已無現金可提領,連帶造成其他銀行也出現擠兌。2月12日擠兌達到61億元,蔡辰男的國泰信託也出現擠兌。十信經理葉煌良乾脆趁亂捲款兩千多萬元逃亡。

到了13日,國泰信託擠兌提款達90億元,根本無法撐到過完農曆年。於是在春節前最後一個營業日的2月18日,合作金庫直接進駐十信代管。蔣經國趁勢將做了6年的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蔣彥士,調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蔣彥士與馬紀壯這兩大秘書長都撤換後,蔣經國最後才出手對付蔡辰洲與蕭政之。

當然,很多鄉民或許會不解,十信案前後,台灣辦理職工存款的企業,絕不是只有蔡辰洲的國泰塑膠一家。蔡辰洲還將國泰塑膠職工存款,放在合法的金融機關十信裡;國民黨中常委林挺生的大同公司,那是直接在公司裡開設櫃台收受存款,甚至公開登廣告昭告利率。而且不只是國泰信託有問題,第一信託、亞洲信託與華僑信託的問題更多。至於其他信合社或農會,狀況更是不堪聞問。

更離譜的是當時台灣已有一堆的地下投資公司,像是鴻源或龍祥之類的將近百家,蔣經國到死都沒處理,為何一定要先解決蔡辰洲的十信?因為無論林挺生的大同,還有其他金融機關甚至地下投資公司,都只是乖乖斂財,沒人會來碰觸蔣經國的接班問題。但蕭政之將蔡辰洲拉進政治圈,甚至拉到王昇集團的核心裡,要去跟蔣孝武集團對幹。這到底是在幫蔡辰洲?還是在害蔡辰洲?

蕭政之與蔡辰洲結盟,成為台灣史上第3的跳票王,金額僅次於蔡萬春與蔡辰洲。但透過政商勾結,蕭政之卻成了王昇集團裡最後一個,也是最難收拾的人物。即使已經罷黜了王昇、蔣彥士與馬紀壯,疏遠了何應欽與高魁元等老將,蕭政之仍能透過黃少谷與谷正綱來說情,逼得蔣經國在6月19日的中常會裡,當著31位中常委痛責:「你們為何都幫蕭政之講話?黨不處理蕭政之是何用意?」

1985年3月1日,蔡辰洲遭羈押。6月19日,國民黨中常會決議,開除蕭政之的黨籍。8月21日,蕭政之到羈押,12月22日發監執行有期徒刑22年。但是到了1987年7月1日,蕭政之僅坐牢10個多月,又風風光光的搭乘賓士車出獄。

別說今天的國民黨,只能鄉愿地「棄徐保蕭」。就算是30多年前權傾一時的蔣經國,也是拿政商兩棲的蕭政之無可奈何。國民黨不管是有沒有強人,都拿紅頂商人沒辦法,這個黨還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