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六歲出道,為了生存被迫提前長大,學會扮好別人期待的形象。

在演藝圈掙得一席之地後,她不著痕跡地漸漸刪去不屬於她的裝扮,探索關於人生角色的解答。

30歲生日過後,楊丞琳試著獨立,不再和母親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雖然母女倆還是住得很近,但終究不像以往那樣朝夕相處。分居才沒多久,楊丞琳驚訝地發現,母親正在漸漸老去,只是一向閒不下來的她,過去總渾然未覺。

她因此重新盤點生活,不再強求每年發片,也不再輕易接下電影、電視戲約。
「一開始,我只是刻意想放慢腳步,後來覺得,如果要做真正想完成的事,就要懂得拒絕、懂得說不。」35歲的楊丞琳,說話還是帶著天生的童音,但這5年來,她不僅擺脫外界曾為她貼上的甜心偶像標籤,也逐漸學會主導關於自己的一切,「不管作品或表演方式,我都調整到了最自在的狀態。」她的臉上滿是自信。

好勝求認同 「要讓說我不好的人閉嘴」

從小熱愛表演的楊丞琳,16歲時就如願以少女團體成員身分進軍演藝圈;但出道前幾年,從外型、演技、舞蹈到歌聲,都遭遇許多毒舌批評,直到2005年因為一首暴紅金曲〈曖昧〉,演藝事業才真正上了軌道。

早期的不順遂,讓楊丞琳懷著強烈的不安全感,擔心自己只要稍微鬆懈,就會失去得來不易的舞台,因此對工作安排一律有求必應。也因為曾飽受質疑,讓她更渴望獲得認同,總是拚了命完成各種要求,「我的好勝心很強,希望讓那些說我不好的人閉嘴。」

所以她溫順地走在經紀公司替她量身規畫的道路上,在鏡頭前扮演青春洋溢的少女角色、用甜膩的娃娃音唱歌……,只要能紅、能持續登台表演,任何建議她都願意敞開雙臂接受。

她也漸漸證明自己,除了每張專輯維持穩定銷量,主演的偶像劇也幾乎都是收視保證,還在10年憑《海派甜心》裡舉止粗暴、內在卻渴望受關愛的反差角色,拿下金鐘獎戲劇類最佳女主角。但她的內心深處一直很清楚,那些獲得粉絲喜愛的演出風格,並不是楊丞琳的真正樣貌。

「我以前的形象是『可愛教主』,很多東西都是天馬行空、古靈精怪的。可是我的本質沒有這些東西,我比較中性、有個性,可愛其實離我很遠。」說著這段話的楊丞琳,頂著一頭微捲長髮,搭配鮮紅色洋裝,即使早已多年不賣萌,但與一般人認知的「中性」,顯然還有段遙遠距離。

「可能外型會讓大家有這種印象,但個性上真的是南轅北轍。」她似乎也看出所有人的疑惑,趕緊補充解釋。

出道不滿10年,楊丞琳就開始有滿腹意見,卻只敢在髮色、服裝等造型設計上投注個人想法,稍稍撫慰她那與軀殼不相稱的倔強靈魂;只有極熟悉的朋友才知道,她不是眾人眼中使命必達的乖乖牌而已。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詳細內容請參閱第1199期

楊丞琳的35歲生命練習曲。   圖:今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