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計,北事已決裂至此,東南各省若再遭蹂躪,無一片乾淨土,餉源立絕,全域瓦解,不可收拾矣。惟有穩住各國,或可保存疆土。 ──李鴻章、劉坤一聯名電奏慈禧太后

日清甲午戰爭中清帝國的慘敗,給清帝國士大夫帶來的心理震撼,遠大於一八四0年的清英貿易戰爭、一八六0年的「換約戰爭」,以及一八八三年的清法戰爭--龐然大物的清帝國居然被彈丸之地的日本打敗,這是盤古開天地以來未有之奇事。

保護百姓的生命才是真愛國

甲午戰爭的失敗催生了戊戌變法。然而,心浮氣躁的戊戌變法未能像日本的明治維新那樣取得成功,反而讓譚嗣同等六君子付出血的代價。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朝廷和民間同時陷入歇斯底里的「排洋」情緒,義和團拳亂席捲北方以及朝廷與之聲氣相投,在歷史的脈絡中似乎是瓜熟蒂落。

一九00年,庚子年,北方參加義和團的無知農民開始「造反」(口號「扶清滅洋」,不是造朝廷的反,乃是造洋人的反),與此同時,帝國南方的官員們在另一個意義上「造了反」。清帝國風雨飄搖,南北的「造反」形勢各具奇趣。清帝國大地出現奇怪的一幕:華北地區,清軍和義和團奉旨與八國聯軍浴血奮戰,烽火連天、生靈塗炭;東南地區,與「敵國」簽約條約,兩不侵犯、互保平安,人民安居樂業、洋人來去自如。毫無疑問,保護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才是真愛國。家亡之後,國豈能不破?

五四運動之後,民族主義的歷史敘事成為學術和輿論、教育與宣傳的主流。義和團被馬克思主義史學賦予「反對帝國主義」的崇高使命。因此,南方數省封疆大吏反對義和團、與西方列強達成東南互保,被扣上「賣國」的帽子,這些大臣們長久的被國共兩黨痛斥為「一群出賣民族利益的無恥之徒」。

這些帝國南方大員的職務和名字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閩浙總督許應揆、四川總督奎俊、福州將軍善聯、大理寺卿盛宣懷、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等。兩廣總督李鴻章雖因奉旨北上議和而沒在文書上簽字,但他是最先支持「互保」的重臣之一,更何況早先他就有了「賣國賊」的惡名,所以再次成為「愛國賊」們齊聲譴責的對象。

實際上,被左派史學和道德史學汙名化的東南互保運動,是中國現代化的重要開端。從某種意義上說,清帝國不是亡於辛亥革命,而是亡於東南互保。東南互保之後,中央集權名存實亡,清帝國最後十年憲政改革之動力出自地方而非中央。

如今,應當是為東南互保正名的時候了,正如憲政學者高全喜所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樞紐,晚清政治中的一連串重大問題,諸如南中國與北中國、中央與地方、改革開放,與泥古守舊、中外關係、古今之變等,俱在其中。支撐這個轉型政治的力量並非僅靠南方督撫們的個人之力,而是凝聚著全社會積極求變的力量。

高全喜認為,東南互保開啟了一個晚清政治大變革的前奏。在國家危難之際、北方中央政府面臨瓦解之時,東南諸省審時度勢,外借國際法之有限空間在列強中騰挪輾轉,內憑南方之財政軍事實力在國是綱要上縱橫捭闔,取得巨大成效。從國家轉型和國家構建的政治憲法學的視角來看,東南互保的成功,揭示了中國古今轉型與制度變革的內外法政邏輯,它昭示著一個古老舊制可能存在的新生--挽狂瀾於既倒,開新政於朽腐。

書名:顛倒的民國

作者:余杰

出版時間:2019年7月(即將出版)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作家余杰。   圖:翻攝自余杰臉書/黃謙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