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逼近,各方有意角逐總統大位的人馬紛紛針對國家安全問題提出意見。尚未表態,但路人皆知非常可能參選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槓上對中國不假辭色的現任總統蔡英文,說她「草蜢鬥雞公」、「挑釁」。並說:「我若是總統,向對岸發揮軟實力」。喜歡引經據典的柯文哲,還用《孫子兵法》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然而,柯文哲搞錯了一件事:在強者用「銳實力」步步進逼的狀況下,我們要靠的不是「軟實力」,而是「巧實力」。

柯文哲說,若他是總統就補貼雲門舞集到中國演出,「我們是比較高級、高尚、文雅、文明。」表示台灣的軟實力還有優勢。這顯示他的幕僚給他的資訊非常老舊,沒有更新。

「軟實力」(soft power) 這個概念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奈伊 (Joseph S. Nye, Jr.) 在1990年提出來的,談的是以文化等力量來彌補軍事經濟等「硬實力」 (hard power) 的不足。2004年他將這個概念寫成一本書之後,相關的研究蔚為風潮。然而早在2006年,奈伊教授就已經再提出「巧實力」(smart power) 的概念,來探討如何兼採「軟實力」與「硬實力」,將力道發揮的恰到好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許多人以為中國會日益強大,超越美國。奈伊在《外交事務》雙月刊(2010年11/12月號)撰文提醒世人,沒有這回事。他指出,中國的權力要接近美國,仍有許多障礙有待克服。當時中國經濟成長速度仍然很快,而經歷雷曼兄弟、房麗美與房地美公司垮台導致華爾街大亂的美國,一度看起來風雨飄搖。但即便中國的GDP真的能在2030年超越美國,仍不足以與美國平起平坐。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能要等到本世紀中葉才能追上美國。再說,世人以為中國會直線成長,也是一種有誤導性的觀念。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通常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會趨緩。有些人認為中國企圖挑戰美國在東亞乃至全世界的領導地位,就算這是事實,中國有沒有這樣的軍事能力也是值得懷疑的。中國在亞洲遇到印度與日本等國的競爭,這對美國是有利的。

奈伊指出,權力有三個層面。第1個層面是軍事,美國在可見的未來仍將居於主導地位;第2個層次是經濟,過去10多年來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是主要的領導者;第3個層次是跨國關係,權力分配很複雜,一些國際組織、恐怖份子、乃至於駭客,都有一定的力量。移民使美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俱都增強。新加坡的李光耀就曾從美國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這點,得到中國難以超越美國的結論。

那麼,從台灣的角度要怎麼思考中國的威脅?

中國晚近被認為是在發展「銳實力」。根據美國民主基金會2017年12月初發表的報告:《銳實力:威權主義影響力在民主國家中漸增》(Sharp Power: 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 in the Democratic World),「銳實力」既不像「軍事武力」那樣公開地壓制對方,也不像「文化交流」只具吸引性質,而是像特洛伊木馬一樣,暗中進行破壞

面對中國用「銳實力」步步進逼,只知道用文化等「軟實力」去處理,這不是正中對方下懷,死得特別快嗎?

柯文哲掉書袋引用《孫子兵法》,不知道他是否讀過也在「武經七書」裏的《三略》:「能柔能剛,其國彌光;能弱能強,其國彌彰;純柔純弱,其國必削;純剛純強,其國必亡。」兵法講究的是正奇之變,國際競爭要的是剛柔並濟。面對強權,只知軟而不知硬,不知巧妙結合各種力量,那不是找死嗎?

 

 

 

 

 

 

「軟實力」是美國學者奈伊在1990年提出來的,他其實有更重要的概念,就是結合「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巧實力」。面對中國以「銳實力」步步進逼,光靠「軟實力」是不夠的!   圖:奈伊,Chatham House, London提供。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