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726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首波投票結果,罷免案以25:0全數吞敗。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今天(28日),以2018年民進黨地方選舉大敗的歷史經驗,直問「蔡英文當時怎麼站起來?」提出「沒有蹲下,如何躍起?」的觀點,希望賴清德總統應以「為國為民」為優先,關注救災、核電與關稅等議題;同時再提到罷免投開票當晚提出的「主動會見在野黨主席」、「召開國是會議」及「內閣改組」三策,以挽回民心,為黨的未來選舉布局。

黃暐瀚呼籲賴清德借鏡蔡英文2018年的應對之道,靈活調整策略,以回應民意並穩固執政基礎。回顧當年民進黨面對的狀況是:地方縣市長選舉大敗,連高雄都輸了。而當時的蔡英文總統,先是辭掉黨主席,再約北市長選戰的「對手」見面(當時民進黨的候選人是姚文智),隔年還換閣揆,展現危機處理能力。

當前熱搜:大罷免遭完封!名嘴大翻車 她預測25席全數罷免最離譜、她精準命中 「0 席」

黃暐瀚認為,賴清德身兼總統與民進黨主席,在「個人」部份可以堅持固執,但切換成「總統」身份必須優先「為國為民」(救災、核電、關稅),而再以「主席」身份思考時則必須考量「黨的下一次選舉」。黃暐瀚解釋罷免投開票當晚說的「每一次的投票,都是民意的展現,民意會流動,任何政黨,都應該堅持自己的信念,並努力爭取更多人支持」,表示「意思是:選舉輸了,不必氣餒,不必因為敗選而改變信念,但為了下次勝選,得有方法,爭取這次沒有支持你的民意,才有可能下次再贏回來」。強調民意具流動性,政黨應堅持核心價值並爭取更大支持。

至於個人立場問題,黃暐瀚表示「簡單的多」。強調自己的核心價值是「反共、愛國、護台」,只要中共一天不放棄併吞中華民國、侵略台灣,誰真心「反侵略、反併吞」,就會肯定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