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終於找到你了。」作為遺腹子,南投東埔部落族人伍金山未曾見過父親,在68歲之齡,透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實現尋父的願望,即使只是一方灰色石碑,他仍忍不住立刻跪撲在前:「我要帶你回家」。

伍金山的父親伍保忠,在過去六張犁的相關研究中被誤植為福佬人。促轉會接獲陳情並進一步調查後發現,伍保忠實際上是南投布農族原住民,也因此成為六張犁墓區被揭露26年來,首位被發現的原住民政治案件當事人。

伍金山昨天(4/29)第一次到台北,就是為了見到死亡將近70年的父親伍保忠葬身之所。1953年,伍保忠於羈押期間病逝,因為死亡通知沒送到,無人認屍,便被隨意葬在今日位於六張犁的「戒嚴時期受難者紀念公園」。不知父親因何而死、葬在哪裡的伍金山在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與專任委員葉虹靈、彭仁郁陪同下,到了六張犁和父親「見面」。

去年促轉會在檔案調查及比對中,發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中大甲案中伍保忠、洪成、伍利政治案件當事人應為南投布農族原住民。今年初,同為東埔部落的牧師伍錐將一封陳情信交付給該會兼任委員高天惠,該會更進一步確認伍保忠等三位是過去不曾被發現的戒嚴時期布農族政治案件當事人。

1952年,時任警察的伍保忠,被懷疑參與叛亂組織而遭逮捕,在羈押期間因病死亡。雖然他因此判決不受理,但判決書上仍記載:「伍保忠於卅八年夏,經王三派(當地國校教員)誘惑參加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促轉會在調閱檔案後,釐清伍保忠被捕、發病至病逝的經過,並查到他死後葬於六張犁。

高天惠帶著判決書、死亡證明等相關檔案,於今年4月12日代表促轉會至東埔部落,與對伍保忠下落一無所知的家屬及族人見面,說明案件的經過及判決內容。這是伍金山第一次在檔案中看到病故父親的照片,也是第一次完整得知父親被捕後的遭遇,便不斷凝視著父親的照片。

伍金山解釋,父親被捕時,自己尚未出生,後來母親改嫁,並將他和哥哥過繼給人扶養,對於父親被捕的原因、生死和滿腹的疑問,從來沒人能給他解答。這麼多年來,伍金山一直打聽著父親的消息,卻只能在年長族人的口語相談間,拼湊父親的形貌與經歷。當促轉會告知父親最終的葬身之處後,他說:「這麼多年,國家總算有人來告訴我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此外,他也希望能透過促轉會的協助,親至六張犁墓區弔唁爸爸。

即將見到父親的那一晚,伍金山特別翻找出手邊唯一的父母合影,看著父親的影像,整夜不能眠,他說:「我一直想要用飛的,趕快飛過去看,看到爸爸就好了。」昨天清晨,伍金山在伍錐的陪同下,從南投北上到墓地,楊翠也領著促轉會工作人員向伍保忠獻花致意,最後,在伍錐的帶領下,禱告完成慰靈儀式。期間,伍金山不斷拭淚,但也感到安慰。

促轉會將伍保忠的判決、死亡證明、照片等相關檔案副本交給伍金山。伍金山也表達自己的期望,即是儘快將父親的遺骨帶回部落安葬,並透過完整的葬禮,讓部落族人都知道伍保忠回家了,並平反父親的罪名。

對此,楊翠表示,促轉會將洽詢管理單位如何申請遺骨返還,並盡力協助,同時研議為伍保忠平反的方案。

促轉會表示,過去原住民族部落長期在國家控制的封鎖和隔離下,對於白色恐怖時期的社會情境和事件相對陌生、知道的資訊也非常有限,因此,促轉會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除了透過調查還原政治案件的歷史真相,也經由訪談、記憶徵集、座談等形式,透過族人參與,分享威權統治時期的記憶與經驗,作為後續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相關研究的調查基礎資料,也讓威權統治時期原住民族集體的社會情境,能更完整的被認識。

即使只是一方灰色石碑,伍金山仍忍不住立刻跪撲在父親碑前說:「我要帶你回家」 。   圖:促轉會提供

1943年,原住民政治犯伍保忠於羈押期間病逝,因為死亡通知沒送到,無人認屍,便被隨意葬在今日位於六張犁的「戒嚴時期受難者紀念公園」。   圖:促轉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