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一名父親前晚疑似酒後情緒失控,因為兒子買肉圓沒加辣,竟先後毆打妻兒,影片曝光後,昨晚有多位鄉民闖入該男家裡痛扁他。這件事在台灣社會引起軒然大波,網路上正反意見都有,筆者從事家暴相對人輔導工作十幾年,想對此事發表一些個人意見。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行為背後的原因遠比行為重要,如果不深究原因,只是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嘗試壓制行為,行為即使短暫銷聲匿跡,但最後還是會再度出現。家暴背後的原因非常多,有兩性平權觀念不足、衝動控制能力欠佳、酒後導致情緒失控、有樣學樣複製暴力、懷疑伴侶劈腿外遇、教養方式偏差、個人暴力傾向、經濟分配不均、精神症狀干擾……等。每個家庭暴力的個案,都需要專業介入釐清原因,之後才能對症處理。

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

以本次事件的報導來看,應該是長期性的家暴,可能也與酒後失控有關,這樣的家暴模式,絕對不會因為一兩次的暴力教訓而停止;尤其如果跟喝酒有關,若是沒有改善喝酒習慣,要讓家暴就此消失更是緣木求魚。重罰對某些加害人有嚇阻效果,但絕對無法讓所有犯罪消失,這是國內外犯罪學研究都已經證實的事。

因為這幾年少數法官的判決脫離社會期待,加上有些法律並未即時修正,筆者可以理解台灣社會對於司法的失望與不信任;但這種包青天式的私刑,除了滿足個人一時的情緒宣洩,對於整體家暴的預防與改善完全沒有效果。我們該做的是把這樣的不滿情緒,轉化成長期關注與督促政府進行司法改革的動力,並將預防家暴相關的知識與觀念,融入在家庭與學校教育裡,才是預防家暴最好的方法。

鄉民正義 有責大家一起扛?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去做這樣的事情,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責任擴散」。這些人平常在路上遇到不平之事,有幾個人願意或敢單獨伸張正義?不要說制止真正的暴力行為,可能連在電影院裡要求滑手機的人關機,或是在捷運上請人讓座給需要的人都不敢!但是當一群人在網路上集結痛罵,甚至到現場動手或聲援時,因為人多勢眾,一方面覺得自己不會有任何危險,另方面也認為反正人這麼多,對方也不會知道我是誰,真的有責任大家一起扛,然後就容易做出誇張甚至違法的教訓行為。

但是請認真想想,當我們使用暴力私刑教訓加害人,其實就是在複製同樣的暴力循環,灌輸我們的下一代:不用細究問題的原因,而是用暴力解決問題。很多家暴加害人因為不會用其他方法處理問題,就用最簡單的暴力方式解決問題;當我們使用暴力教訓這些人,其實正是用身教示範給下一代看,然後「用暴力解決問題」就會代代相傳,家暴也永遠不會消失。

以暴制暴 不能解決問題

我相信那些到場的鄉民,絕大多數都是真心希望這類的家暴不要再發生,但是因為長期關注與督促政府很辛苦,在網路上打嘴砲或到現場短暫鼓譟很輕鬆,所以很多人選擇後者。只是這條輕鬆的路,不但無法真正預防往後的家暴行為,反而在教導下一代繼續用暴力解決問題,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作者 : 張純吉 / 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