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聞》、《產經新聞》兩大報,9日均以社論為南台灣震災送上慰問和祝福,並點出希望日本提供台灣有效的幫助,並期待在未來台灣、日本面對地震能相互支援合作。

日本《朝日新聞》9日社論標題為:「台灣地震 面對震災攜手合作」(日:台湾地震 震災に向き合う連携を)。文中指出,台灣正值舊歷正月春節、家族返鄉過年的大事,可以理解突然發生地震,痛失骨肉至親與友人的悲傷。

《朝日新聞》社論指出日本和台灣除了歷史、地理相近,颱風等自然災害也很多,位處歐亞大陸邊緣的地震多發地帶,同樣必須面對震災風險的問題。

日本政府已經致上慰問訊息:「任何必要的支援都準備好了。」《朝日新聞》也主張,希望能極盡可能地支援台灣,也希望就中長期而言,能夠強化在防災準備上的攜手合作。

《朝日新聞》點出,首先,人命救助是最優先的考量,目前對於搜救作業的直接支援似乎已經沒有需要,但似乎可以思考討論對於醫療和重建提供支援。

大樓倒塌現場,從建築物瓦礫中找到沙拉油桶,也有論者認為這是建築工程的缺失。調查倒塌的原因,或許可以在建築基準和監工查驗體制等方面上相互學習。

《朝日新聞》回顧過去歷史,指出台灣和日本之間,關於地震對策上,已經有著過往交流經驗的累積。

1999年台灣中部大地震的時候,日本派遣了緊急援助隊,動用了調查生命反應的裝置、空氣切割機等當時最新的機器。許多NGO也進入現場,並將1995年阪神大震災後所使用的組合屋贈送給台灣。

到了2011年311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台灣反過來伸出手給予非常多的援助。台灣的消防救援隊,以及擁有高度災害救助知識和經驗的NGO當時非常活躍,也有長期從事支援活動的台灣佛教團體。(根據2011年5月底的紀錄)台灣捐助了日本170億日圓,至今留給日本社會深刻的印象。

為了回報這樣的恩情,日本東北受災的地方,開始出現支援台灣的行動。《朝日新聞》表達希望,期待這樣民間相互支援的精神能更加擴張生根。

《朝日新聞》指出,近年來日本政府高舉為國際貢獻防災方策的名義,去年3月在仙台舉行了第3屆聯合國防災世界會議。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中,持續追求都市等人類居住地的安全改進。

發生了大震災的經驗,不只是災後的對應,從平時開始,就要建造面對災害能堅強應對的社會,這樣的努力是國際上共享的寶貴經驗,也有助於日本的和平外交。

地震的發生,沒有國界。台灣和日本相互學習,似乎也可以「防災」作為建構國際關係的先行模型吧。

日本《產經新聞》社論標題則為:「台灣南部地震 希望能送達有效支援」(日:台湾南部地震 効果的な支援を届けたい)。社論表達祈福,就算早一刻也好、多一人也好,也能越快越有更多的人被救出,並希望日本盡其可能地提供援助。

《產經新聞》指出,這次的地震受災現場雖然是點狀、在地,但是搜救可能會是長期化行動。對於搜救隊員的支援、受傷者的治療、受災者的生活支援等,隨著時間過去將會是必要的,所需的人員和物資也將會相當多樣化。

《產經新聞》建議,根據日本311東日本大震災,和21年前的阪神大震災的經驗,除了「現在可以做的事」以外,也要考慮「接著下個階段必須要做的事」,希望能成為台灣人民的力量,提供有效的支援行動。

《產經新聞》認為,在311東日本大震災中,從台灣來的溫暖支援,支持扶起了日本災民的心,現在是日本人支持台灣人民的時候了。

《產經新聞》指出,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交接處,位於從日本的東海岸一直延伸到南海海溝的延長線上,和日本一樣,或者說更容易發生地震。1999年發生了規模7.7的集集地震(台灣大地震),有2413人因此罹難。

《產經新聞》認為,對於台灣和日本來說,災害時的相互支援,以及包括地震觀測、建築物耐震化等中長期的防災觀點上,彼此有必要建構緊密的合作協力體制。

這次的地震屬於「直下型地震」(也就是震源位置所在地發生的地震),規模稍大,最大震度「6級」,相當於日本震度6弱~6強之間。但是,發生大樓傾倒的台南市,震度只有「5級」(相當於日本震度5弱~5強之間),一般來說,並不是會讓大樓倒塌程度的劇烈搖晃。

倒塌的大樓樑柱中,露出許多沙拉油桶,越來越傾向很有可能是因為豆腐渣工程導致的人為災害。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很驚訝,但是在日本也有偽裝隔震橡膠的情形,其問題的根本也沒有什麼不同。

台灣台南市所發生的慘事,應該再次銘感五內牢記在心,在地震中,為了保守人命,最重要、也應是最優先的課題,應該是「耐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