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方法院今天再度庭審理「剴剴」案,傳喚鑑定人、馬偕醫院醫師徐堅棋對保母劉彩萱姊妹做量刑鑑定。對於劉女自稱因幻聽才會虐待剴剴,醫師表示,劉女說法是「不實陳述」。

劉彩萱、劉若琳姊妹於民國112年8月間受兒福聯盟委託照顧1歲男童「剴剴」,2女涉於同年9月1日起至同年12月23日對剴剴犯凌虐、妨害自由、傷害等行為。

剴剴於112年12月24日凌晨無意識,傷重送醫不治。台北地檢署依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等罪起訴劉彩萱、劉若琳姊妹,由台北地方法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

北院今天傳喚鑑定人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徐堅棋,報告「量刑前社會調查鑑定」結果,鑑定團隊曾花2個月時間訪談劉彩萱、劉若琳姊妹等8人。

徐堅棋指出,劉若萱自稱幻聽長達20年,懷疑自己患有思覺失調症因為幻聽影響而犯案,但鑑定團隊認為劉女並無這些跡象,卻「不實陳述自己有精神疾病」,但受本案偵審影響,劉女有適應障礙症及憂鬱現象,但未達人格障礙症診斷標準,對於本案犯行,沒有減輕責任、刑度下修的因素。

徐堅棋表示,劉彩萱的人格特質影響行為模式,受鑑定時仍處於防衛、否認犯行及合理化自己行為的狀態,若未積極解決或改變,她若在沒有監控情況下照顧幼童,仍有風險,不過,劉女若透過心理治療仍有改變可能、有復歸社會的可能性。

徐堅棋指出,劉若琳個性隨和、盡責,但容易焦慮,有高度情感依賴,可能被人利用,有不安全感,會以輕描淡寫、否認、道德疏離、卸責等方式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未來若避免被重要的人掌控情感,應可避免類似情形,有復歸社會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