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罷制罷」是國民黨中央面對這次大罷免風潮下的反制手段及動員口號,白話文說就像是「松信蜜貛」徐巧芯叫囂的:「你罷我1個,我罷你5個。你罷我5個,我罷你10個。」雖然很多鄉民都認為這個「中指女立委」的數學程度太差,不過動員口號本來就只是要喚起激情,無法奢望用理性計算。
無奈「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在國民黨實行「以罷制罷」的過程中,第一階段送件的17案裡,全都出現死亡連署,而且總共高達 1,784件。
更慘的是,到5月4日為止,台南、台北、新北、高雄、宜蘭、基隆及台中,已有 7處國民黨地方黨部遭搜索,14名高級黨工因涉嫌違反《公務人員選舉罷免法》、《刑法》偽造文書,以及《個人資料保護法》遭羈押禁見,還有多人被地院裁定高額價交保候傳。
7縣市中,案情最誇張的就是基隆,因為基隆地檢署4月28日指揮基隆市調站,前往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及罷免民進黨議員領銜人住處等6地搜索,領銜人紀文荃、游正義、許紹業,以及基隆市黨部主委吳國勝、書記長李銘議、仁愛區黨部主委張金發、一組總幹事蕭壯峰、基隆市府民政處長張淵翔等人,都陸續遭到約談。
更令人髮指的是,目前為止,其他縣市涉案的都只是黨工,唯有基隆是由高階公務員集體舞弊。尤其是民政局長張淵翔,非法濫用職權,開啟戶政系統檔案,協助國民黨查詢個人資料,介入罷免連署。
張淵翔被約談後,在罪證確鑿下俯首認罪,遭基隆地院裁定 40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紀文荃及張金發則遭收押禁見。案情細節詳見拙作〈林沛祥為何狠打臉鍾小平來基隆一級爆破?〉
不過受限於知名度與仇恨值,讓有少數鄉民誤以為徐巧芯就是「以罷制罷」的創始者。其實早在去年基隆市長謝國樑的罷免戰中,「以罷制罷」的戰略及口號,就已經被有勇無謀,只會暴虎馮河的國民黨主戰派,黃復興黨部空降的基隆市黨部主委吳國勝提出,只是未被老謀深算且歷經多次選戰的「政三代」謝國樑採納而已。
2024年2月23日《中時新聞網》記者莊雅婷報導〈基隆藍營反制罷免行動 綠議長童子瑋首當其衝〉:
「基隆市東岸廣場事件爭議,綠營猛攻市長謝國樑,側翼人士策動網路活動揚言要『罷免市長』,藍營支持者看不下去,基隆市黨部主委吳國勝提出要『反制罷免』。前基隆市仁愛區議員候選人紀文荃更在數日前,公開在網路上點名,要罷免四位民進黨籍議員張之豪、童子瑋、施偉政、陳宜。」
2024年3月6日《東森新聞》報導〈綠嗆「罷免市長」藍反擊「罷免議員」 基隆國民黨鎖定5議員罷免〉:
「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主委吳國勝就表示,民進黨側翼網站在網路發動罷免市長謝國樑,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也組織一個反制,罷免市長的行動小組,由吳國勝擔任召集人,發動罷免議員連署,喊出『你要罷免我的市長,我就罷免你的議員』。」
藍大於綠的基隆可以酬庸嗎?
1960年生於小金門(烈嶼鄉)上庫村的吳國勝,金門高中畢業後考入陸軍官校憲兵科,官校畢業後在憲兵基層部隊歷練排、連、營長各級指揮職,表現突出,1995年還獲職業軍官最高榮譽的國軍「莒光楷模」,並取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碩博士學位。
另外,吳國勝還精通書法,擅寫行書,其線條優美行雲流水,氣勢磅礡,風格獨特,被譽為「將軍書法家」。陸軍少將退役後,歷任行政院政務顧問、國民黨中評委、組發會副主委、中華藝遊學會長。
這樣的文武全才,學經歷完備,在傳統國民黨的宮廷政治裡,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吳國勝本人不曾參選過,與基隆地區也無太深的淵源,唯一還能沾上一點邊的,就只是服役期間,短暫擔任過基隆團管區司令。
朱立倫在黨主席任內,要裁撤尾大不掉的黃復興黨部,為了招安才拉攏軍方出身的吳國勝,空降到基隆市黨部擔任主委。然而這樣的人事安排,等於是為今日國民黨的團滅,預先埋下了定時炸彈。
據1956年的人口普查結果,基隆市的外省籍比例,還高過當時同樣是省轄市的台北市。但基隆外省人與台北外省人的最大不同,就是比較少吃公家飯的。
例如「最美歐巴桑」陳美鳳,生父、生母、養父都是浙江人,但戒嚴時代的陳美鳳無法演八點檔國語連續劇,只能演台語連續劇,竟是因為台灣國語的腔調太重。
在政治版圖上,基隆的外省人雖多,卻不能像大安文山永和新店那樣,直接被歸類為「深藍區」。因沒有竹籬笆圈養,未沐黨國天恩的外省第二代,在地化就無法避免。難怪郝龍斌當了八年的台北市長,卸任後轉戰基隆立委竟然落選。
從基隆選戰史就能發現,市長部分在戒嚴時代有民社黨的林番王,剛解嚴時有民進黨的李進勇,以及2014年之後的林右昌。
至於立委部分,民進黨的李進勇、王拓與蔡適應也都當選過。可見基隆雖然在傳統上是藍大於綠,但還沒藍到國民黨可以把黨部主委當退將酬庸的條件。
基隆市議長寶座為何拱手讓人?
武漢肺炎疫情最猖獗時,2022年舉行的縣市長大選,相對於國民黨的 14席,民眾黨的 2席,僅獲 5席的民進黨可謂慘敗。
至於縣市議長部分,民進黨除嘉義縣議會外,唯一讓人跌破眼鏡的戰績,就是搶到了基隆市議會正副議長。
雖然謝國樑在市長大選裡,壓倒性擊潰民進黨提名的立委蔡適應。但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國民黨卻沒能在正副議長選舉延續氣勢。
市議員提名時,就先因軍人出身的主委吳國勝好大喜功,國民黨丟失了原有的 3席,僅獲 13席,但仍領先民進黨的 12席。另外還有親民黨 2席及無黨籍 4席。
無奈主委吳國勝的操盤失利,關鍵的無黨籍和親民黨 6席選票,民進黨提名的童子瑋獲得 3票,新科市議員陳冠羽為自證清白,把票投給自己。另一方面,國民黨議員張芳麗臨陣倒戈,為了報答童子瑋爺爺童永當年的提拔,竟投給了童子瑋,讓童子瑋以 16票多過國民黨現任議長蔡旺璉的 14票,意外地讓民進黨奪下戰後70多年來首次的基隆市議長寶座。
從基隆市議長的政黨輪替,就能看出朱立倫剛愎任性,空降黃復興黨部的將軍主委到基隆,為一年後國民黨的團滅種下禍因。
「以罷制罷」能改變結局嗎?
2024年3月,NET在基隆東岸商場的產權爭議連環爆,市長謝國樑的醜聞一再曝光,臉書社團「山海公民拆樑行動」,開始發動鄉民罷免謝國樑。
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主委吳國勝卻堅持,都是民進黨基隆市議員一手操弄,因此提出「以罷制罷」,也要動員罷免民進黨議員童子瑋、張之豪、鄭文婷、陳宜、張顥瀚等 5人。
徐巧芯現在主張的「以罷制罷」,與一年前吳國勝主張的「以罷制罷」,性質上還是有差異的。縣市長與立委是單一選區制,也就是罷免成功後,就要立刻改選。但縣市議員是多席次,因此即使同一選區,成功罷免了一到兩個,還是無法改選。
所以公民團體要發動罷免國民黨的立委徐巧芯或羅智強,他們就「以罷制罷」,跑去隔壁選區罷免民進黨的立委吳思瑤或吳沛憶。這樣的手段雖骯髒,但也不能說完全無效。
可是公民團體要發動罷免國民黨的謝國樑或林沛祥,黨部主委吳國勝的智商,卻只能想到用「以罷制罷」,企圖用罷免民進黨籍的市議員來反制。這就跟韓粉發動罷免高雄市議員黃捷,用來反制罷免市長韓國瑜一樣的幼稚。
別說在民進黨黨大軍出動下,那一戰黃捷沒罷成;就算黃捷真的跟王浩宇那樣被罷成了,能改變市長韓國瑜被罷的結局嗎?下棋只想到用車馬包換對方的兵卒,那就是準備要輸了吧?
去年政三代的謝國樑老謀深算,沒有被憤怒衝過頭,不跟人一藍腦就殘的「以罷制罷」起舞,堅持用自己的反罷戰略,也就是低調加組織戰,終於度過了罷免危機。
但今年的朱立倫與林沛祥,卻沒有這種警覺。如今能不被吳國勝與張淵翔牽連入獄,就算是祖宗積德了。國民黨為何會被「以罷制罷」搞到團滅?只能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