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商界很少人不知道胡進勝,即使是學界對他也不陌生。這位安益(Annaik)執行主席兼總裁同時也是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董事、五金機械公會會長。胡進勝走出校園後在軍隊待了5年半,出來從五金店學徒開始做起,就這樣搬貨、送貨,送貨、搬貨,做到獅城社團、商團的領袖。

新加坡人貿易之子

新加坡沒有任何自然資源,只有一個絕佳的轉口貿易港,在新加坡只能做貿易,買進來再賣到周邊國家去。原產品在此加工轉口到歐美各國,製成品到此停留,分銷至鄰近各國;隨之服務的銀行業跟著發展,培養出堅強的金融業。加上政府大力鼓勵企業向區域及國際發展,專門成立一個外貿部門IE Singapore,全程服務與先進國家保持密切合作。

在這個環境下,胡進勝的五金行初步跟日本採購,再轉賣到其他國家。後來台灣、韓國工業發達,價格又便宜,他即從台灣、韓國買貨,再轉賣給日本,以賺取中間的價差。隨著工業發達的腳步,建築業、石油化工業每個行業都要用到五金,胡老闆的五金行需要更大的地方存放,成本就像爬梯子越來越高。好在買一個零件就要買一整組,與其他同業合縱連橫下,生意越做越大。既然可以買可以賣,為什麼不自己做?胡進勝從「幫人家做,不如自己做」開始打造自己的五金帝國,於是從庫存商提升到生產線,從調貨行變成幫人貼牌的廠商。

被價格追著跑,客戶變股東

新加坡的工資高、土地貴,必須到周邊國家去設廠。胡老闆跟台灣的供應商合作,從客戶變股東,合夥開始在中國大陸設廠,台新聯手第一個將大陸的法蘭盤賣到日本去。幾年下來,這對台新兄弟被價格追著跑,從崑山到無錫再到蘇北,前前後後投資3000萬美金。這2年大陸生產價格再攀高,再跑!不行就跑!現在跑到馬來西亞檳城。後來胡進勝又跟鹿港的台商客戶共同做閥門,為了降低成本,「我們一直在看,下一站要跑到哪裡去?」

新加坡的經濟轉型是很殘酷的。當初1985年經濟衰退,政府要以高附加價值產業取代勞力密集產業,就是以提高工資的方式迫使勞力密集產業轉移到馬來西亞去。胡進勝說,台灣製造業銷售還是要走向國外,製造廠地若留在台灣,必須要有別國做不到的特殊零件才有優勢;不然地球是平的,價格要素流來流去,到哪裡都要被價格追著跑,所以我們還是要創造別人沒有的價值。

台灣承接日本的技術,品質做得比日本更好,價錢又更低,工廠管理技術一流,只是較少用英文交流,沒有新加坡對東南亞的人脈優勢。新加坡跑得比較快,加上國際金融優勢,做海外生意,最容易受匯率影響,因此新加坡的金融體系發展出幫企業避險的很多服務,新加坡也對周邊國家有較強的政治敏感度。

產業的聚集要靠公會的力量

「我很喜歡跟台商合作,在海外看到的台商,就是互相照顧,一說是台灣人就馬上變成自己人,不同行業互相合作,同行也會互相幫忙。新加坡人較怕輸,出外投資很低調。台灣的五金品質相當穩定,價格便宜,薄利多銷,但在國外就面臨傾銷稅的問題。胡進勝擔任會長的五金機械公會與高雄五金同業公會結為姐妹會,與台北五金同業公會結為兄弟會。「互相幫忙!我需要這個零件你就賣給我,你要這個搭配我就賣給你。」胡進勝滿面笑容地說。這個行業重感情,酒逢知己,容易打成一片,同業攜手一起打天下。

很多人把五金產業視為夕陽產業,沒甚麼競爭力,但在新加坡卻看到企業的下一代持續進來,胡老闆非常希望年輕的頭腦把五金產業變成朝陽產業。五金是死的,但頭腦是活的。五金工業也像電子產業,也有他們的生產鏈,胡老闆再次強調「買一個零件就要買一組」,訂單大,動員的會員就越多,這裡可是有很多頭腦在裡面,最重要的是公會的成員要合作,就像坐在同一條船一起航向海外,惡性競爭最後對這個行業一點好處都沒有。

新加坡優勢就是取百家之長

胡進勝帶我們進入他的倉庫,其中最無價最珍貴的產品就是新加坡這塊招牌。他說他從新加坡取百家之長的智慧中,學到靈活運用國際生產要素。建國初期,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和泰國引進女性勞工,從孟加拉、緬甸和印尼引進男性勞工。工業起飛後,引進歐美人士做管理,引進中國科學家做研發。人才的組合是這樣,機械零件也是如此。

胡進勝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是為了讓企業更透明化、人才化。公司不是靠一個人,而是一套SOP,有董事們危機管理,讓一切變得更理性。把賺的錢透明化,用來獎勵員工並分享成果。讓員工當小老闆,胡進勝做生意的宗旨就是創造雙贏,大家的飯碗都不要打破。「我的人生哲學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賺錢要大家一起賺比較快樂!」胡進勝手拿著一個螺絲說道,「我是螞蟻命,把工廠當做第一個家,家裡才是第二個家。全身充滿工作細胞,多年來不是成就驅動我,而是成就感驅動我。」。

建設在那裡五金就在那裡

五金產業競爭激烈,在中國,胡進勝轉移做環保事業,已擁有5間污水處理廠。當初從交貨給新加坡新生水廠,因而兼做工程而通曉如何蓋污水處理廠。幫人家做不如自己做,況且用自己的產品比較便宜。光中國的農村污水,整個中國要做完,就有幾十年的商機。

胡進勝接著說,中國的一帶一路最後誰是贏家都無所謂,台灣跟新加坡的商會要能合作交流,一起趕上這波商機才是重點。況且東南亞國家還在發展中,馬來西亞、印尼這兩個資源豐富的國家,現在及未來就有很多建設要發展,有建設就要五金。東盟即將是世界第二個工廠,東盟之後還有印度。

直至今日,縱使全球的經濟進入大數據、雲端產業、網際網路,只要跟著市場跑,看得見摸得到的必需品一樣可以長長久久。五金產業絕對不是夕陽產業,在胡進勝眼中依然是明日產業。

作者:黃瓊雅(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