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今(31)日舉辦「亞洲華文新聞獎得主論壇」,7位獲獎的國外華文媒體工作者齊聚一堂,分享媒體業現況與困境,分析未來趨勢。馬來西亞民間刊物《向陽花》主編陳慧思指出,近年來中文網路媒體「異軍突起」,成為大馬公民輿論的新勢力;新加坡《聯合早報》高級執行記者謝燕燕則對新加坡報業的逆勢成長表示欣慰,並期待能延續華文媒體的水平與影響力。

陳慧思曾於2004年以愛滋病專題獲頒「戴姆勒克萊斯紅帶媒體獎」中文組特別報導獎,她關切大馬媒體的公民參與多年,並表示中文網路媒體及部落格在過去數年帶來新的批判力道,大膽報導不利於執政黨的言論,在2次大選中扮演民主進程的重要推手。

陳慧思語氣振奮地分析,中文網路媒體能「異軍突起」,部分是因為主流媒體受制於政府、市場高度壟斷、官商關係複雜而力求自保,以致言論保守甚至背離民意,報導公信力漸失。例如與大馬政商關係密切的「世華媒體集團」就坐擁《中國報》、《星洲日報》、《光明日報》與《南洋商報》等4大中文報,宛如「一言堂」。

在這種情況下,因規範相對尚不完整而無須「核准」的網路媒體,則掌握契機,勇於衝撞法規,陳慧思指出,「就連國陣政府也承認,忽略網路媒體的影響力是其敗因之一」,但她也說,近年隨著民意抬頭,媒體自由也漸見曙光,並期待能效法港、台成立記者協會,以更緊密的串連捍衛新聞專業。

獲2012年華文報常年新聞獎最佳專題的謝燕燕坦言,新加坡由於市場規模及語文環境,過去幾10年間華文報的前景一直不樂觀。謝燕燕指出,華文教育走入歷史與華文的邊緣化、新世代華文閱讀能力的弱化,以及近年來新媒體的衝擊,都為新加坡華媒帶來挑戰。

縱使外部環境艱難,新加坡報業集團(Singapore Press Holdings)仍每日出版《聯合早報》、《聯合晚報》及《新明日報》共3份華文報,雖然是唯一發行華文報的集團,卻以務實的市場運作保有逾150萬讀者,集團去年的稅後盈利近3億美元,超過台灣報業一大截。

謝燕燕認為,新加坡面臨人口老化,華文報更面臨讀者老化的困境,特別是年輕世代的華文讀寫能力不再,華媒因此面對讀者、報導者都存在「後繼無人」的困境;對此,她表示華媒能撐到今天實屬不易,未來更要透過積極培訓、延攬優秀又具新聞熱忱的人才延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