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兩公約國際審查後,馬政府的落實行動是否合於國際審查的結論性意見? 原策會兩公約原民議題落實小組在兩公約結論性意見的檢討會議中發現,各部會橫向聯繫弱以及對原住民族了解不足,是落實行動上亟需解決的問題。

新頭殼網路節目幸福報報《聲源部落》,5月20日邀請到原策會、兩公約原民議題落實小組召集人的黃傑(卑南族)、阮俊達(漢族)來到現場,以「兩公約」的角度進行原住民族政策各面向的討論。

阮俊達表示,在兩公約的81項結論性意見中,有關原住民族的議題可分為3大部分。第1部分有關決策透明度和人民參與,制訂和弱勢族群相關的政策時,權利受影響者很少能參與決策過程。專家建議,在相關決策制訂過程應該要讓權利受影響者有充分參與的機制;第2部分則是原住民專章,內容涵蓋核廢料貯存場、土地開發計畫、平埔族身分認定,以及原基法落實等;第3部分談到居住權,如都市地區因開發而被迫遷的問題,則與都市原住民聚落有關。

關於法務部對兩公約結論性意見的回應,黃傑指出,從初步回應中可以發現各部會的橫向連結明顯不足。例如同個議題,每個單位各有不同的回答,並沒有針對議題做出整合,這樣的現象尤其在原住民族相關議題上特別凸顯。

阮俊達也補充說,在初步回應中,由各部會提出初步因應措施和預期完成時程,不過細項內容卻沒有交代。例如在土地開發議題上,相關單位連傳統領域和保留地的差異都分不清楚,只列出該單位對保留地開發所做的政策;有關平埔族的議題,原民會提出已有政策研商小組,但對於是否承認平埔族的族群地位等細節卻無陳述。

從5月16日起,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在法務部召開針對兩公約結論性意見的檢討會議。黃傑表示,雖然目前有關兩公約落實的情況還有待觀察,但能有民間團體和政府對話場域,在初步算是不錯的成果。

阮俊達也贊同表示,目前除了原民會之外,各部會對原住民族的主體性以及原住民真正的需求都不甚了解,再加以各部會橫向聯繫不足,許多相關政策如原住民自治實在難以推動。此次由人權諮詢小組召集各部會開檢討會,並且和民間團體溝通,對於讓各部會了解原住民族有實質上的助益。

阮俊達強調,國際公約要確實在國家法律及政策上落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公民團體必須長期投入監督及推動才能看到成效;落實兩公約,需要更多的公民投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