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7月9日宣布獨立,14日獲聯合國大會同意加入,成為第193個會員國。一個國家的分裂、一個國家的新生,從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起,將會是稀有案例,或者開啟新一波民族自決風潮?引起了相當討論。

資深新聞工作者薩查利(G. Pascal Zachary)7月11日發表在《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網站的一篇文章指出,南蘇丹是非洲史無前例以地理定義邊界的民族國家,「經由南蘇丹的誕生,非洲人創造和發現他們自己政治邊界的過程,終於在半世紀的等待後開始」。

非洲現行國界廣為人知的一個問題就是:各國是按殖民地獨立,國界承襲了歐洲列強當初的殖民地劃分,武斷的切割方式常把截然不同種族硬塞在同一國家,或同一種族成為不同國民。

南蘇丹獨立,就是對這傳統安排的反抗,撒哈拉以南信仰傳統宗教跟基督教的黑人,脫離了北部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的統治。

薩查利指出,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奈及利亞、索馬利亞、蘇丹等,都因承襲不當劃分的國界而衝突頻仍;他認為「非洲人渴求新的政治安排」,然而,阻止政治重劃的一個主要阻礙是西方國家。它們擔心這會弄得天下大亂,非洲裂成100多國。但薩查利問,西方能接受歐洲的國家愈分愈小,非洲為什麼就不行呢?

他並引用一些學者的研究說,非洲大而無當的國家,往往使治理和發展更加困難。不過他也承認,許多飽受苦難的非洲人對重劃國界興趣缺缺。

和薩查利一樣樂見多一些國家分裂,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卡那(Parag Khanna)今年初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網站上撰文,甚至驚人地聲稱「幾十年內,全世界可能會有300個國家」。

卡那預料不久後可能成立的新國家包括庫德斯坦(Kurdistan)、南歐希夏(South Ossetia)、索馬利蘭(Somaliland)、達佛(Darfur)等。而像民主剛果、奈及利亞、巴基斯坦等國,也可能將因內部發展不均等問題而更加難以管理,出現裂痕。

但《外交政策》副總編輯基廷(Joshua Keating)大不以為然。他在7月13日刊出的文章中說,當今其實是個政治邊界相對穩定的年代,較缺乏締造新國家的條件,「全球對於南蘇丹出現的興奮之情,正反映出新國家誕生這事已變得多麼稀罕」。

他指出,21世紀以來只有四個廣受國際承認的新國家誕生,即東帝汶(2002)、蒙特內哥羅(2006)、科索沃(2008),跟南蘇丹。這跟1990年代蘇聯解體成15國、南斯拉夫裂成五國時不能比,更別提1960年代初的非洲大獨立浪潮。

為何如此?基廷說,首先是國家內戰跟民族解放戰爭在過去幾十年來大幅減少了;其次,比起大英帝國、蘇聯或甚至20世紀初期的美國,如今的強權似乎較不熱中於取得新國土。他提到,中國即使不會放棄西藏,或讓台灣獲得更多國際承認,但其國際野心畢竟以獲取商業機會跟自然資源為主。

基廷認為,南蘇丹獨立比較像個特例,有賴眾多條件匯合,像是經歷22年慘烈內戰、廣泛符合國際社會利益而獲支持,這包括來自美國小布希政府跟基督教團體;同時,在達佛問題面臨上戰爭罪指控的蘇丹總統巴席爾(Omar Hassan al-Bashir)希望藉由放開南蘇丹來對國際示好。

因此,基廷說,除了少數例外,當今的國家界線在可見將來應會大致不變。或這麼說:如果你要買張世界地圖,希望它不至於太快過時,現在會比20世紀後半的任何時候都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