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TEWA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TEWA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世界看得到!德瑞法媒報導台灣反核抗議

    新聞 世界看得到!德瑞法媒報導台灣反核抗議

    2014.04.29 | 06:13

    只要站出來,世界看得到!台灣的反核示威抗議,德國、瑞士、法國媒體均紛紛加以報導。 德國《經濟新聞網》28日報導台灣警方武力驅離反核民眾,內文提到台灣人民在日本福島核災後已繃緊神經。報導指出,台灣週日(27日)數萬名反核民眾上街示威遊行,並在深夜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反核民眾佔領台北主要街道,以表達反對政府興建核四廠的訴求。警方動用噴水車強制驅離這些反核示威者。政府對外表示目前無人受傷,但目擊者指出已有多人因此送醫治療。 德國《經濟新聞網》指出,根據官方數字,核能發電目前只佔台灣18%的發電量。福島核災發生後,台灣人民對於核能電廠十分敏感擔心,因為台灣地形結構與日本極為相似,都曾有過強烈地震的紀錄。 根據瑞士《新蘇黎士報》的報導,研究核子物理的台灣科學家David Ho 對此表示,「如果核四填充了燃料棒之後勢必將會產生放射性污染,這一切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法國國家廣播電台(RFI)報導,核能議題在台灣爭議頗大,核四廠已經興建十多年,數次因為政治因素擱置。2008年以來加速工程腳步,預計明年完工。但台灣人民越來越難以接受核電,尤其當3年前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數千名反核人士本週末在台灣總統府前示威抗議。 法媒《二十分鐘》(20 minutes)、法國《雅虎新聞》與法國著名金融網站《Boursorama》等均引用法新社(AFP)影片報導,4月27日週日,台灣上萬名民眾佔據首都一條重要大道,反對一座核電廠興建。 瑞士《廣電新聞網》(RTS)27日報導指出,28年前的4月26日,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發生了史上極為嚴重的核災,本週末世界各地均有不少關於這場悲劇的紀念活動,要求終結核能。台灣總統府前則有數千名示威民眾從週六(26日)起聚集,要求停建台灣第4座核電廠。 法國媒體《TV5 Monde》國際時事藝廊專欄,週六也刊出台灣反核遊行一位女士帶著小女孩一起示威的照片。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原文出自:Taiwan EU Watch (http://goo.gl/HJ23Ro、http://goo.gl/OyWPdy、http://goo.gl/dpiHDF )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由在歐台灣人所組成,是兼具社運、智庫與媒體功能的組織。透過新聞編譯,TEWA希望將歐洲的進步觀點介紹給台灣社會。
  • 法媒:台灣大型示威  抗議與中貿易協定

    新聞 法媒:台灣大型示威 抗議與中貿易協定

    2014.03.31 | 08:58

    新頭殼newtalk2014.03.31 TWEA/法國報導 法國知名媒體《世界報》與《解放報》,週日(30日)引用《法新社》,報導台灣學生佔領國會約兩週後,台北街頭數十萬人週日示威遊行,要求總統馬英九退回服貿協議。 示威民眾手持抗議標語,要求「捍衛台灣民主」與「退回服貿協議」。學運領袖林飛帆表示,本運動為和平的公民運動,不回應警察或其他團體的暴力行動。 反對服貿群眾認為,與中國的此項協議會影響台灣經濟,讓它面對中國壓力更為虛弱。台灣總統馬英九拒絕反對陣營退回服貿協議的要求,但週六同意立法檢視所有這類協定。 法媒最後簡述其眼中的台灣歷史。1949年中國國共戰爭造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現,北京與台北分別主張他們對「中國」的所有權。 那一年,被毛澤東政權打敗後,兩百萬忠於中國國民黨領袖蔣介石的中國人逃難到台灣島上。北京始終認為台灣為其所有,從來不放棄「統一」,必要的話將會動用武力解決。 另一方面,全球各地台僑響應,法國巴黎與里昂均再次舉行示威活動聲援國內運動。巴黎示威週日(3/30)在艾菲爾鐵塔前的人權廣場舉行,主辦的留學生準備了演講與歌唱等活動。 現場一位資深台僑用德文演講,其友人即席譯成中文,她的日本友人也上台用日法文交雜演說,感謝台灣先前大力支持受災的日本,現身聲援台灣運動,這位台灣阿桑再翻譯成台語。 我國留法學生也在巴黎現場用英法中文高喊口號,譴責總統馬英九與行政院長江冝樺說謊,並用台語高喊「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法國最大的學生工會組織UNEF代表也與會致詞。 先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法時,台灣留學生曾參與圖博(西藏)與東土的反中國霸權示威,如今對方投桃報李,也有成員來參加週日的台灣示威活動。 台灣駐法代表處在巴黎學生3月23日示威前夕曾舉辦座談會,邀請學生與大使「聊天」,全程錄音,巴士底示威時據聞駐法代表處人員曾到場拍照。本週日二度示威前,沒有聽聞駐法代表處有何動作。 法國前三大城之一的里昂(Lyon)今日也有台生在市中心貝勒古爾廣場(Bellecourt)舉行示威,支持圖博的法國團體「自由圖博法國」(Tibet Libre France)也來相挺。台灣學生們自備香蕉來諷刺邱毅,但經過的法國路人看來無法了解台灣學生吃香蕉示威的台式私房笑話。 ◎原文出自:Taiwan EU Watch (http://goo.gl/TezRBS、http://goo.gl/po9G0f)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由在歐台灣人所組成,是兼具社運、智庫與媒體功能的組織。透過新聞編譯,TEWA希望將歐洲的進步觀點介紹給台灣社會。
  • 習近平訪法  台藏越緬東土民團齊怒吼

    新聞 習近平訪法 台藏越緬東土民團齊怒吼

    2014.03.28 | 09:56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訪法行程來到首都巴黎,來自法德兩國的圖博人與法國民眾手持雪山獅子旗,與同受中國威脅的東土耳其斯坦與台灣等旅法團體今日下午聚集在巴黎鐵塔前的特羅卡德羅廣場(Trocadéro),齊聲反對北京政府反人權罪行,越南與緬甸民權團體也來現場相挺。 歐洲綠黨籍參議員卡托朗(André Gattolin)與大巴黎區省議會成員布雷(Jean-Marc Brûlé)等法國政壇人士均到場演說支持,要求法國總統歐朗德與達賴喇嘛會面。法國圖博團體領袖、維吾爾人協會會長阿伯利米特(Erkin Ablimit)以及越緬代表均現場發表演說,與會的巴黎台灣學生也上台表示支持圖博爭自由運動,並提及台灣目前發生的佔領立院行動與服貿問題。演說最後在悠揚的圖博國歌中結束。 與會的台灣留學生手持各式標語,有的呈現馬英九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擁吻一家親的諷刺畫面,也有的指責馬總統媚中賣台,有的則寫道「台灣人的靈魂不賣」。這場示威活動吸引了許多法國媒體前來拍攝與採訪。圖博團體用英文與法文高喊示威口號,其中也曾提及台灣。 巴黎地鐵今日突然宣布關閉艾菲爾鐵塔周遭地區不少地鐵站,引起法國網友怨聲載道。鐵塔廣場示威現場周邊也部署了不少警力。 ◎原文出自:Taiwan EU Watch (http://goo.gl/9z6dsc)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由在歐台灣人所組成,是兼具社運、智庫與媒體功能的組織。透過新聞編譯,TEWA希望將歐洲的進步觀點介紹給台灣社會。
  • 德法公視中國專題  介紹台灣佔領立院

    新聞 德法公視中國專題 介紹台灣佔領立院

    2014.03.28 | 08:06

    法、德合資的《德法公共電視台》(法語:Association Relative à la Télévision Européenne,ARTE)今晚時事「28分鐘」節目,正好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法期間談論中國與台灣議題。 關於台灣的部分,來賓戈梅茲(Juan Gomez)介紹了這次台灣佔領立院行動,詳述服貿可能對台灣國安與主權造成的影響,也提到台灣政府不願讓國會針對協定內容論辯後才通過,其中引用了馬總統近日記者會片段,馬認為年輕人應該到(中國)這樣大的市場去發展。 法籍中國問題專家巴爾梅(Stéphanie Balme)則在節目中表示,台海問題目前不會變得像克里米亞一樣,台灣問題存在已久。她認為台灣民主的生命力相當值得注意,這位學者接著說台灣是個極為現代化的「中國民主政體」(une démocratie chinoise) ,表示「中國人」也可享有民主制度。 請點入以下連結,接著點網頁右邊中間格子「台灣 : 學生們向北京說不」(Taïwan : les étudiants disent non à Pékin) ,即可觀看本節目關於台灣的部分:http://28minutes.arte.tv/ce-soir/ ◎原文出自:Taiwan EU Watch (http://goo.gl/IgYP9d)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由在歐台灣人所組成,是兼具社運、智庫與媒體功能的組織。透過新聞編譯,TEWA希望將歐洲的進步觀點介紹給台灣社會。
  • 報導圖博被殖民現況  法記者受中國威脅

    新聞 報導圖博被殖民現況 法記者受中國威脅

    2013.06.14 | 04:57

    中國政府對國內的言論與新聞審查眾所皆知,如今,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報導,中國官方更把這種打壓新聞自由的行為擴展到了國外。法國新聞頻道France 24報導目前圖博正受中國經濟與文化殖民現狀後,中國騷擾該報導的新聞頻道及記者。 法國新聞頻道France 24於5月30日播出了該台駐曼谷獨立報導記者(grand reporter)西曆爾.派揚(Cyril Payen)以旅遊簽證隨團進入圖博地區進行的祕密採訪記錄報導《圖博七日》(Sept jours au Tibet)。自2008年圖博人起義後,中國政府便禁止外國記者進入該地。 中國對圖博進行經濟及文化殖民 長達7分鐘的記錄報導清楚地呈現了中國對圖博地區的「殖民」行為:無所不在的中國軍警(圖博地區駐有三十萬名中國軍警)、大批漢族移民與各種建築工程、破壞圖博文化。影片一開始,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在拉薩中心大昭寺周圍大興土木建造購物商場,以及為因應可能的圖博人自焚事件,中國軍警隨身背著滅火器巡邏的畫面。一位看著大昭寺周圍營建工程的圖博族老婦人說,「他們正在摧毀一切!」 兩位年輕的圖博運動人士冒險與記者在市集中短暫會面,他們表示,「這裡毫無自由、沒有人權。我們信仰佛教,那是我們神聖的宗教,我們認為達賴喇嘛是我們的太陽。但在這裡,我們如果這麼說,就會被送進監獄,」 中國政府把圖博文化作為吸引觀光客的手段。「自治區」政府的年度目標是吸引1千萬中國觀光客。讓拉薩成為流行、又可賺錢的旅遊地點。一位西藏僧侶告訴記者,「中國人只想把觀光客帶來寺院。賺的錢都流到中國人手中,而不是圖博人手中。」記者形容布達拉宮對面的廣場像是縮小版的天安門廣場。諷刺的是,廣場上以英文廣播著:「為建造一個和諧、文明的社會,請與公安人員合作」。 另外,報導中也可看到中國政府在拉薩新建的,有如「時代廣場、香榭大道般」的現代化區域,找不到一絲圖博文化的痕跡。入夜後,這個區域賣春行為越來越盛行,官方對此視而不見。記者在紅燈區的酒吧遇到一位圖博族年輕人,他對記者表示,「我不可能出國,因為我是圖博人。我不能談政治,那太危險。所以我選擇不說政治,談音樂。」 第3天,記者前往更偏僻的西邊。中國政府對圖博地區的執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豐沛的水資源、森林、與礦藏。在圖博人神聖不可破壞的湖泊上,中國政府毫不猶豫地建造了水力發電場。 記者指出,在班禪喇嘛的傳統駐席地日喀則(編者註:中共曾為其認定的假班禪在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舉行坐床大典),中國的宣傳與恐怖已在圖博青少年身上出現作用,去(圖博)文化與同化的情況相當明顯。兩位圖博少年對記者說:「我們的班禪喇嘛在北京。」而對於達賴喇嘛在哪裡的問題,他們則在遲疑、不確定之後才回答:「他在印度。」 上海文匯報記者聲稱破壞才有現代建設 France 24在報導播出後立即安排了派揚、法國圖博人社群主席土登加措(Thupten GYATSO)、歐洲生態綠黨參議員也是參議院圖博國際資訊小組成員安德烈.加托蘭(André GATTOLIN)、上海文匯報駐巴黎記者鄭若麟針對報導內容進行討論。主持人也說明電視台曾與中國駐法大使館聯絡,邀請使館派人參與辯論,但遭拒絕。 在辯論中,曾前往北韓採訪的派揚表示「圖博的情形是他從未見過的。到處都有監視攝影機。中國官方為外國遊客安排了官方導遊,所有談話都有攝影機記錄。」 面對主持人詢問是否譴責中國官方摧毀圖博聖地,鄭若麟回答,「現代總會摧毀傳統。中國歷史4千年,向來沒有保存所有傳統建築的觀念。我相信圖博人也需要現代生活。」對此,土登加措表示,「圖博人想要發展,但那必須是帶有圖博特色的發展,而非破壞圖博文化、傳統、佛教文學。」加托蘭也直接指控中國政府正在對圖博進行「文化的種族屠殺」,「中國不只要控制圖博,也要從中獲取商業利益。」 中國騷擾法國新聞頻道France 24及記者西曆爾.派揚 在報導播出幾日後,中國駐法大使館官員前往France 24總部。在近2小時的時間中,中國官員嚴詞指責France 24總編輯允許播出「假」報導,並要求撤下可在該台網站上收看的報導,但遭到電視台拒絕。 而派揚返回泰國後,中國駐泰大使館更直接以電話對他進行騷擾、威脅(他從未向大使館提供手機號碼)。中國駐泰大使館要求派揚儘快前往大使館會面。派揚表示願意在飯店會面,但中國外交官卻堅持會面必須在大使館進行。之後,派揚又陸續接到多通匿名電話與簡訊。其中一則帶有中國口音的英語留言說,「如果你不接受我們的要求,撤下影片,就得自行為後果負責」。 事實上,中國駐外官員的施壓早有先例。在France 24的辯論中,加托蘭就爆料,法國參議院曾表決通過一項圖博決議案,要求中國與圖博恢復對話,並由歐盟人權官員擔任中間人。在表決前,中國大使館官員曾直接打電話對多位法國議員施壓,要求他們不可支持這項決議。 無國界記者組織譴責中國政府干預新聞自由 針對中國大使館的行為,無國界記者組織在網站上發表了以下譴責:「這些高級官員使用黑手黨的手段,簡直是不可以接受的行為。即使一個大使館不同意報導的內容觀點。外交官試圖通過威脅恐嚇來更改報導內容,並帶著這個意圖傳喚、批評、恐嚇記者,這已經大大超越了容忍的限度。這些手段毫無疑問在中國是司空見慣的,不過可惜的是,他們在一個自由國家是不起作用的。中國大使館對法國記者的電話威脅也暴露了他們有可能訴諸司法程序。我們要求法國政府召見在法中國代表,表達對這些難以接受的鎮壓行為的抗議。法國當局應該譴責中國政府在一個法國記者身上採取的挑釁手段,以及他們對資訊自由的侵犯。」 (影片說明:記者派揚接到多通匿名電話與簡訊,其中一則帶有中國口音的英語留言說,「如果你不接受我們的要求,撤下影片,就得自行為後果負責」。影片來源:” actualites”頻道;標準YouTube授權。)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公民運動遭鎮壓引反彈  德土裔民眾聲援

    新聞 公民運動遭鎮壓引反彈 德土裔民眾聲援

    2013.06.13 | 08:29

    土耳其公平繁榮黨(AKP)擬訂新的都市計畫,意圖重新整建伊斯坦堡市中心公園(Gezi-Park),改成大型購物中心。按此計畫必須砍伐園裡大區域自然生態樹林。德國土耳其裔民眾於上週六(8)、日(9)在漢堡與柏林舉行示威遊行聲援。 根據德國《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9日報導,土耳其伊斯坦堡市民發動大規模的抗議行動,抵抗公平繁榮黨(AKP)此項決議。5月31日清晨開始第一波抗議行動,警方先以高壓噴水車、裝甲車及催淚瓦斯與抗議民眾對峙,接著使用暴力手段傷害市民,迫使抗議行動越演越烈,數以千計的抗議民眾無法接受警方以暴力強行驅逐或逮捕,向警方及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嚴重抗議。 此次抗議行動不只在發生在伊斯坦堡,也發生在德國的土耳其裔移民城市裡。土耳其裔移民上周六、日分別在德國漢堡及柏林上街示威遊行。 德國漢堡及柏林兩城市的抗議群眾各約1至2千人,由移民協會,商會、政治社團及宗教團體組成。他們聲援在伊斯坦堡被警方用暴力傷害的民眾,並且要求土國總理下台。 他們並且強調,早先在伊斯坦堡抗議的民眾並不孤單,他們想要集結所有相同政治信念的民眾,這次警方使用暴力傷害人民,以及以商業利益破壞自然環境的都市新規劃,他們將做出最嚴正的抗議。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威尼斯雙年展  台灣藝術家為吐瓦魯發聲

    新聞 威尼斯雙年展 台灣藝術家為吐瓦魯發聲

    2013.06.07 | 08:25

    台灣藝術家黃瑞芳(Vincent J. F. Huang)代表太平洋小國吐瓦魯(Tuvalu)參加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他在環境議題上的訴求,已經在威尼斯受到矚目。 根據德國之聲4日報導,黃瑞芳這十年來常往返於台北和倫敦。他致力投入於對環境議題的關心,用創作來傳達環保的訊息,也經常參加針對全球暖化的相關研討會。在2009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他第一次注意到吐瓦魯。他回憶道,「當時吐瓦魯代表發表了一段觸動人心的演說,之後我便開始找尋相關資料以了解這個國家。」 這個位於太平洋上,坐落在夏威夷和澳洲之間的小島國吐瓦魯,共有1萬2千名國民。根據研究,它將會是全球第一個因全球暖化而沉沒消失的國家。黃瑞芳馬上就投入了替吐瓦魯發聲的工作,因為吐瓦魯是國際上少數幾個承認台灣的國家之一。 2009年之後,黃瑞芳開始了一系列的創作,引起世人對這個國家處境的注意。他已經造訪吐瓦魯兩次,在當地完成了多個作品。去年,他也將創作帶到在杜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這個名為動物代表團(Animal Delegates)的作品包含了北極熊、企鵝、以及吐瓦魯海龜。黃說,「我們太晚注意到吐瓦魯的處境。這個國家的碳排放量極低,卻由於氣候暖化而正在失去他們的國土。」 這是首次吐瓦魯參與威尼斯雙年展。黃說,「威尼斯也是個正在沉沒的城市,這凸顯吐瓦魯所面臨的處境。那不只是一個發生在遙遠東方小島上的問題,氣候變遷的影響也正在這裡發生。」他也指出,「吐瓦魯作品,在雙年展中位於最偏遠的位置。這也顯示出吐瓦魯不受到世人的關注,氣候變遷議題上如此、政治上如此、在雙年展上亦是如此。」但他仍希望,能讓更多人藉由觀賞他的作品,了解並且關注無所不在的環境議題。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將從2013年6月1日起至2013年11月24日止。 (影片說明:2013年6月1日BBC WORLD SERVICE專訪黃瑞芳的藝術。影片來源:”VINCENT J.F. HUANG”頻道,標準 YouTube 授權。)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法國人對中國印象最糟

    新聞 法國人對中國印象最糟

    2013.06.06 | 08:23

    「觀光客又吵又愛隨地吐痰,國家的國際政策是愈來愈愛挑釁。」根據一項BBC所委託的逐年調查,中國的國家形象正急速下降中。法國《十字架報》(la Croix)以「沒人愛中國了?調查顯示中國國家形象劇降」作標題,引述這個調查結果。 BBC本年份報告訪問了25國的2萬6,299人,要他們回答對於17個國家再外加歐盟的正反印象。結果最顯著的變化,是中國國家形象的劇降。其中變化最大的是澳洲人,他們上一年度還大部份正面看待中國,這次已反過來。 2000年時,全世界只有1千萬人次的中國觀光客,2012年,已是8千3百萬,而法國則是中國富人的首選,他們愛來法國是為了來消費奢侈品。但是,根據本次調查,對中國負面印象比例最高的,剛好也就是法國人(68%)。日本人則有64%對中國持負面印象,排在法國人、美國人、德國人、西班牙人後面。 對此結果,一位中國要人表示,「中國觀光客與投資客在國外不文明的行為時被批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亦以此結果,譴責其國人的在外行為,比如吐痰或在別人古蹟上刻字,「部份中國人的文明禮儀尚不足。」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法首場同志婚:相遇是整個國家的故事

    新聞 法首場同志婚:相遇是整個國家的故事

    2013.05.30 | 08:55

    「你們相遇的故事,現在是整個國家的故事。」法國於29日舉辦了第一場同性婚禮。 法國的同性婚姻於29日在新人文森‧奧汀(Vincent Autin)和布魯諾‧布瓦諾(Bruno Boileau)的婚禮中拉開了序幕,婚禮在蒙彼利埃(Montpellier) 市舉行,由市長蒙德魯(Hélène Mandroux)親自主持婚禮,現場來了約500位親友嘉賓。 婚禮於傍晚6時進行,新人一個打領帶、另一個打蝴蝶領結,兩人手牽著手在綿延不斷的掌聲中進場,伴隨著納京高的歌曲「Love」。 「你們相遇的故事,現在是整個國家的故事。」主婚人市長蒙德魯在宣達婚姻相關法令之前,對兩位新人如此說。「你們曾夢想著這一天,在今日成了事實,文森、布魯諾,你們、我們皆處於歷史性的一刻,這個國家歷史性的一刻。」 幾位其他官員也出席這場婚禮,其中法國女權部部長貝兒卡辛(Najat Vallaud-Belkacem)也在掌聲中蒞臨典禮會場,她在上午稍早讚許這項法案令人驕傲。 文森的母親艾芙琳‧奧汀(Evelyne Autin)說,「我心中充滿著幸福,我感到很開心」 手指帶上了戒指的文森表示,「真正的象徵,是愛情戰勝了仇恨。」 他說,「感謝女權部長的親臨,並感謝所有為這法案付出努力的社會運動者,與那些為了我們, 跟著我們一起努力奮鬥的團體。」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法議會通過提案  刪除法條中「種族」一詞

    新聞 法議會通過提案 刪除法條中「種族」一詞

    2013.05.21 | 09:58

    法國國民議會上週四(16)傍晚,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刪除法律條文中「種族」一詞的提案。該案由左翼陣線(Le Front de gauche)提出。所有左派政黨的議員都參與表決並贊成此提案,中間偏右政黨UDI的議員則意見不一,部分贊成,部分棄權。至於右派人民運動聯盟(UMP)的議員則以「提案用意甚佳但會造成技術問題」為由表示反對或棄權。 這份提案將會刪除9處法典裡和13處非成文法裡出現的「種族」詞彙,牽涉的部份主要包含「刑事法典」、「刑事訴訟典」以及在1881年7月29日創立的新聞自由法。為了避免陷入種族主義指控的風險,並使法案更詳盡明確,左派議員們亦促使通過「憲法第一條」修正案:「共和國對抗種族主義、反猶主義和排外心態。」 此項政策目標亦在於兌現法國總統歐蘭德競選總統時所承諾的政見,他曾在2012年3月10日表示,「法蘭西共和國裡沒有容許『種族』這概念存在的餘地。」歐蘭德並說,「這也是為什麼我未來在大選結束後會要求議會刪除憲法裡『種族』這個字眼。」 左派於2008年就已經提議過這個主張;他們希望將「憲法第一條」裡出現的種族字詞刪除,但未能成功。憲法第一條原本的內容是:「法蘭西是一個不可分裂、政教分離、民主及社會的共和國。她確保每位公民在法律前平等,不分出身、種族或宗教。她尊重所有信仰。她的組織架構是非中央集權的。」 對於這項具指標性的提案能通過,左派議員們感到振奮,紛紛表達看法:左翼陣線的議員阿森西(François Asensi)表示,「經由刪除法規裡「種族」一詞,我們的議會促進了社會在意識形態上和教育方針上的進步。當然我們也明白,這個象徵性的舉措還不足以讓種族主義銷聲匿跡。」他也認為,「刪去『種族』一詞並不會妨礙我們對抗種族主義的效力。這並不是在進行文字審查,更不會在法律上製造真空狀態去削弱我們壓制種族主義行徑的利器。」 有人受鼓舞,當然也有人唱衰。UMP的議員波伊松(Jean-Frédéric Poisson)表決時選擇棄權。他認為,「的確,您們的主張確實有其意義...,然而在一般法條中刪除這個字卻又不在憲法法典裡完全去除它,會造成法律上的問題」。他還提到取代該字眼時會造成的語義問題:「您們建議以『出身』(origine)或『族群』(ethnie)來取代該字眼,但我不確定這是否足夠。」 另一位UMP的議員塔爾棣(Lionel Tardy)反對提案,形容此舉會「打開潘朵拉的寶盒」。他痛斥,「這套作法會把我們推向極權的意識型態。」他表示,「我們打開了潘朵拉的寶盒...,法官們的工作有得受了!」他直言,「單憑改變詞彙無法讓我們改變事實」塔爾棣最後總結,「你們根本在浪費時間和力氣做不切實際的事!」 但法務部部長托比哈(Christiane Taubira)女士卻相當歡迎這項改變。她表示,「在這個對立與排斥的氛圍不停湧現難以壓制的時刻,這是個必要、高貴、果決的行動。」「我們相當歡迎這個提案所傳遞出的訊息。」 而對於社會黨議員們和立法委員會主席烏瓦斯(Jean-Jacques Urvoas)來說,他們宏大的計畫才剛開始,這只不過是他們的第一步。 根據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法國國會」(Parlement français)由「國民議會」(Assemblée nationale)與「上議院」(即法國參議院(Sénat))共同組成。 法國國民議會是法國的國會下議院,位於巴黎塞納河畔的波旁宮。成員被稱為「議員」(députés),目前共有議席577個。每名議員代表單一的選區,由民眾通過兩輪直接普選產生,任期5年。國民議會的主要職責是立法討論和表決。法國總統有權解散國民議會。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阿根廷不再暗夜飲泣  前獨裁者獄中去世

    新聞 阿根廷不再暗夜飲泣 前獨裁者獄中去世

    2013.05.21 | 09:15

    阿根廷終於可以鬆口氣了,阿國前獨裁者衛得拉(Jorge Rafael Videla)5月17日在獄中去世,享壽87歲,生前被判處無期徒刑。阿根廷歷史就此一頁翻過,但衛得拉血腥鐵腕統治時(1976-1981),3萬生靈人間蒸發,他如今已無法再為這段歷史多做說明。 法媒引述阿根廷政治犯與家屬協會會長發言指出,衛得拉在囚室中去世。他被關在首都布宜諾賽利斯附近的一座監獄,當天身體不適,不太進食,結果被發現死在囚房內。 衛得拉2008年起就因反人道罪行與奪取政治犯子女等罪刑入獄,刑期不能縮減。2008年前,他就已被羈押起來,等候多項判決進行。 衛得拉過世前2天,再次否認對他的民事部分指控。1970年至1980年間,拉丁美洲數名獨裁者聯合起來,執行所謂的「恐奪計畫」(le plan Condor/ Operación Cóndor)嚴酷鎮壓異議人士。根據人權組織統計,約有3萬名民眾就此人間蒸發, 有的遭酷刑折磨或遭囚禁。 法國左派報紙《人道報》(L’Humanité)指出,衛得拉為1976年阿根廷軍事政變三要角中最知名者,美國當年為了圍堵共產勢力擴張,在幕後操控這場政變。除了前述對反對人士的種種鎮壓手段外,當年阿根廷天主教會不聞不問,甚至與獨裁政權合作,女性政治犯在獄中產後遭暗殺,稚兒被教會與獨裁政府聯手奪取。 法國《人道報》藉此反思同樣歷經獨裁統治的西班牙現況,當阿根廷前獨裁者死在監獄馬桶上時,西國獨裁者佛朗哥任內9名部長至今仍逍遙法外。 (圖片說明:圖中為智利獨裁者皮諾契;圖右為阿根廷前獨裁者衛得拉。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法媒:台菲起衝突  中國趁虛而入 

    新聞 法媒:台菲起衝突 中國趁虛而入 

    2013.05.17 | 21:07

    台灣漁民遭菲律賓軍方開槍殺害一事,讓雙方衝突愈演愈烈,連法國重要媒體《世界報》也進行了完整報導,指這雖然是兩個受挫小國的衝突,卻授與中國更大的道德合法性涉入南亞國境爭議議題。 報導指出,這個西太平洋地區的最新衝突是發生在兩個美國盟國之間,充滿矛盾。台灣因為菲律賓藐視其主權而不滿(菲律賓承認的是中國大陸,亦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台灣,中華民國)。而菲律賓則在在與中國關係極度緊張之時,背棄了相當重要的鄰國與夥伴。此外,通常對於台灣捍衛主權相當感冒的中國政府,則在台灣人民的憤怒之中,看見了讓中國海權擴展合理化的良好時機。 對於這場爭議,香港浸會大學高敬文教授(Jean-Pierre Cabestan)分析道:「這是兩個受挫小國的衝突。就好像菲律賓把在黃岩島事件中從中國方面受到的屈辱報復在台灣上,因為他們比中國小。」 2012年時,中國實質地掌控了他們宣稱享有主權的黃岩島,但菲律賓則認為該島屬於其專屬經濟海域。就台灣方面,則苦於台菲之間無法如台日一樣簽訂雙邊漁業協定,因菲方大打太極拳。 高敬文表示,中國海的緊張局勢持續升高,而漁業資源減少,加上需求量暴增,還有中國的侵略性,更對這種情勢火上加油。 《世界報》指出,實際上,視台灣主權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反對黨與一部分藍營人士,對菲律賓政府把一中原則(也就是菲律賓有只承認中國的義務)作為擋箭牌,藉此不提出官方對官方的道歉感到不滿。菲律賓還向漁民家屬提議來自私人捐款的賠償費,台灣方面則要求由政府經費進行賠償,因為台灣認為海巡人員屬於公務員。 對於台菲間的爭議,北京並非無動於衷:自黃岩島事件後,中國與菲律賓的關係便相當緊張。此事件是在2012年4月時,因菲律賓海軍檢查中國漁民所引發,後成為了中國派遣海巡單位控制這個雙方爭奪的珊瑚礁島之理想藉口。週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達了北京對於「菲律賓釐清巴士海峽事件」的關切。 ---授與中國更大的道德合法性涉入南亞國境爭議議題--- 到了週三,則輪到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宣布「中國有義務保護台灣同胞的安全與利益」。是中國官方把台灣人稱為「台灣同胞」,因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就現狀上是「不獨不統」。中國官方媒體,例如環球時報,也不忘在台灣強硬立場提出解釋;環球時報星期四的社論欣慰的表示:中國之前面對菲律賓與日本等傲慢國家的態度,啟發了台灣」。儘管事實上,就領土爭議,台灣對於與中國合作是態度保留的。 環球時報並表示,台灣所採的立場「策略上(讓中國)幾乎可說是開啟了保衛海上主權的第二道陣線。」另外,此立場它賦予了中國「更大的道德合法性」,也「反駁了中國蠻橫對待亞太地區國家的錯誤觀念」。週三時,中國主戰派少將羅援則在香港的記者會中表示,中國應該利用巴士海峽事件,從菲律賓手中奪回南沙群島內中國宣稱享有主權但實由菲律賓控制的八個小島。 不過,台灣內部則出現了對於強硬立場的批評聲浪。親反對黨的台北時報(Taipei Times)便於週三的評論表示,這種民族主義的表現,不應出現在像台灣這種捍衛和平的國家,「因為這和民進黨所批評的、把野蠻當成國民運動的中國民族主義行為沒有兩樣。」
  • 2013最幸福母親的國家:芬蘭

    新聞 2013最幸福母親的國家:芬蘭

    2013.05.08 | 09:10

    母親節將至,國際兒福團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公布了一項研究報告,分析全世界最幸福(父)母親的國家排名。此排名中,由北歐芬蘭奪下第一名;剛果民主共和國則是最後一名。 此項排名以醫療、教育、經濟等為依據。該兒福團體成員麥瑟森(Ishbel Matheson)表示,「假如妳是位芬蘭母親,則會有良好的教育、穩定的收入、難產而死亡的風險較低、新生兒存活率也比較高。」相反地,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孕婦和新生兒死亡率均偏高。 令人意外的是,美國雖為高所得國家,但在此調查排名卻為第30名。該兒福團體解釋,這可能因為美國有許多年輕懷孕的未婚媽媽,以及性教育不足所致。 排名前十名的國家為:芬蘭、瑞典、挪威、冰島、荷蘭、丹麥、西班牙、比利時、德國、澳大利亞。亞洲排名最前的國家則為新加坡,列為第15名。很遺憾台灣並沒有被列於排名國家之中。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產生電力的新概念: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

    新聞 產生電力的新概念: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

    2013.04.30 | 09:19

    植物或許也能成為提供電力的來源。來自於荷蘭瓦赫寧恩大學的研究團隊,正在進行一項「Plant-e」的計畫。此團隊研究「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Plant-Microbial Fuel Cells),電力的來源來自於植物根部和細菌之間的化學反應。 根據《歐洲新聞台》(Euronews)29日報導,這個概念來自於: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質中植物無法利用的部分,70%由根部分泌出去。在根部附近的細菌則扮演分解這些有機物質的角色。有機物分解的過程中,便會有電子(氧化還原反應)的產生。該研究團隊利用電極來收集化學反應中所產生的電子。 該計畫的負責人赫爾德(Marjolein Helder)說,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被設計成不同的尺寸,做為不同的應用。例如:一個15平方公尺的實驗電池可產生筆記型電腦所需的電力。該團隊現在也嘗試,將現存的濕地或者水稻田作為大面積的燃料電池。 「Plant-e」計畫始於2007年,經過5年的實驗研究,終於獲得初步的成果,這也讓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朝商業化運用更近一步。 影片說明:植物或許也能成為提供電力的來源。影片來源:Euronews。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葡萄牙昔日反獨裁名曲  今成街頭抗議戰歌

    新聞 葡萄牙昔日反獨裁名曲 今成街頭抗議戰歌

    2013.04.26 | 09:39

    「博愛之土,棕色之城葛蘭多拉。平等四被,人民主導…」 葡萄牙街頭,越來越多的示威民眾唱起1974年康乃馨革命戰歌「棕色之城葛蘭多拉」(Grândola, vila morena)。這首歌曲昔日用來對抗獨裁政權,今日則用來表達對市場經濟的不滿。 根據法國《國際郵件雜誌》(Courrier international)報導,這則傳奇始於1964年5月17日。葛蘭多拉城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南,當地某勞工音樂社團舉行了一場音樂會,30來歲的青年歌手阿豐索(José Afonso)唱壓軸,他當時被視為風格創新的歌手。 根據一本關於阿豐索生平的書籍顯示,這位歌手在音樂會後數天致函父母,告訴他們歌曲的內涵。他在演唱會的歌曲主要觸及葡萄牙Alentejo地區與其代表性人物─農婦優菲米亞(Catarina Eufémia),她在1954年一場爭取加薪的罷工示威遭警方射殺。 阿豐索告訴父母,如果有朝一日,他必須離開葡萄牙,葛蘭多拉人與其他葡萄牙民眾的回憶會引領他回返故鄉。演唱會結束後,阿豐索寄了一首詩給主辦單位,獻給葛蘭多拉城,這首葡萄牙名曲就此誕生。 「棕色之城葛蘭多拉」一開始並非就帶有革命意味,可能也因此得以風靡葡萄牙各地。葡萄牙獨裁政府執政時期(1926-1974) , 阿豐索其他歌曲曾遭禁唱,但「葛蘭多拉城」沒有遭禁。 1974年春天,葡萄牙民眾並沒有察覺部分軍官們的革命行動。籌畫者苦思如何有效地通知各地單位響應,其中一名軍官想起了一本關於智利1973年皮諾契911政變的書籍。它提及智利某些左派團體的聯絡方式,他們在民間電台播放特定歌曲做為起事暗號,這給了葡萄牙軍官們靈感。 1974年4月25日清晨,一位在天主教電台《文藝復興廣播電台》(Radio Renascença)負責音樂播放工作的記者阿賓諾(Carlos Albino)去上班。他擔心電台收藏版本可能受損,乾脆自己買了一片「葛蘭多拉城」專輯去播放,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的暗號就此在全國頻道響起。回想起這段往事,阿賓諾了解到, 「葛蘭多拉城」成了葡萄牙人民從獨裁統治壓迫中獲得解放的重要象徵,同時也象徵著民眾參與民主建構與公民成熟度。 影片1說明:1974年康乃馨革命戰歌「棕色之城葛蘭多拉」(Grândola, vila morena)街頭現代版。 影片2說明:阿豐索演唱版本,附1974年康乃馨革命歷史圖片。影片來源:YouTube標準授權。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德航罷工:歐洲超過1600班次被取消

    新聞 德航罷工:歐洲超過1600班次被取消

    2013.04.22 | 08:33

    由於德航漢莎航空(Lufthansa)員工罷工,4月22日星期一,德航將取消超過 1,600 個航班。 大部分被取消的航班是德國國內以及歐洲內部的航班,德航管理階層試圖利用罷工期間有限的人力來維持長距離、利潤較高的航班。 德航批評此次罷工「不合理」、「不成比例地過度反應」,估計此次罷工將造成數以千萬歐元的損失。但工會反譏德航管理階層提出的方案「可恥」。 癥結是員工的加薪:德航提出自今年10月起加薪幅度為1.2%、然後在一年後再增加0.5%,德航無法就員工的工作提出保證不裁員的承諾;工會則要求5.2%的加薪幅度,並且要保證不裁員。 德航員工在今年3月21日已進行過罷工,當時德航被迫取消40%、相當1,750次的飛行航班。 若讀者計畫在週一搭乘德航,建議您先確認航班。德航亦建議搭乘的旅客盡量減少行李(最好只有手提可上機艙的行李),以避免發生類似3月罷工時因人手不足導致行李誤時之事。 至於航班遭到取消的旅客,在德國國內可持德航機票搭乘德國鐵路列車(Deutsche Bahn)。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同志婚姻邁大步  法國上議院通過法案

    新聞 同志婚姻邁大步 法國上議院通過法案

    2013.04.12 | 19:00

    法國參議院(Sénat)在法國時間12日上午,表決通過司法部部長克莉斯汀多比哈版本的「同志婚姻與領養法」。 提案報告人尚皮耶米歇爾在法案通過後興奮的表示:「在伴侶法(Pacs)通過十五年之後,我非常享受參與著這歷史性的時刻。」 歷經一星期的激辯,昨天晚上(11日)參議院完成法案中23項條文的審閱。接下來,已經通過參議院表決的該法案,將再回到國會進行二讀,如無意外,法國確定正式開放同志婚姻與領養法。 法國眾議會二月先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反對同志婚姻法案的法國人因此發動過三次的抗議行動,其中3月24日更高達數十萬人走上巴黎街頭示威。不過,參議院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 法國上議院通過同性伴侶結婚權

    新聞 法國上議院通過同性伴侶結婚權

    2013.04.10 | 08:51

    法國上議院於4月9日晚間11點40分,在無修正任何法條的情況下,以179對157票,通過「同志婚姻與領養法」的第一項條文。而這項條文包含整個法案中最重要的「同性婚姻」。 根據法國《世界報》10日報導,自2月12日法國國會通過同志婚姻與領養法之後,法案送交至上議院(le Sénat)繼續審查。從4月4號開始進行法案的逐條討論與表決。9日在歷經10小時左右派的攻防戰後,終於通過了第一項條文。 社會黨團主席方斯華何薩蒙(François Rebsamen)在會後提到,「儘管右派竭盡阻撓,上議院還是通過了第一條文,開放同性伴侶的結婚權。這項條文的通過,終止公民因性向所遭受的歧視。……而儘管整個過程中有人在場外以暴力方式抗議該法案、上議院內也充斥著放縱的言論,但這項條文的通過不僅標記著反恐同運動的勝利,也是寬容與民主的勝利。」 第一法條的通過幾乎確定了法國即將開放同志婚姻,除非最後上議院否決了整部法案。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巴西法院伸張勞動人權  開罰麥當勞

    新聞 巴西法院伸張勞動人權 開罰麥當勞

    2013.04.09 | 08:45

    巴西法院上月21日判決,國際連鎖大企業麥當勞作法不符合該國勞動法規,必須支付280萬歐元(約合新台幣1億948萬元)的罰鍰。 法國《國際郵件雜誌》(Courrier international)引用巴西媒體《巴西環球報》(O Globo)報導,巴西伯南布哥(Pernambouc)州首府累西腓(Recife)勞動法庭上(3)月21日判決,負責麥當勞巴西業務的Arcos Dourados企業,因為作法不符合巴西勞動法規,需支付280萬歐元罰鍰。這家企業擁有600家餐廳與4萬2千名員工,已無法適用巴西的彈性工時作法。 《巴西事實報》(Brasil de Fato)網站引用當地法院說法指出,巴西麥當勞員工必須付出比合約載明的8小時更長的工時,但月底工資卻沒有等值的報酬。 巴西法院判決也迫使麥當勞需容許員工自帶午餐,他們並可自行選定用餐地點。巴西麥當勞員工之前只能吃公司的三明治,午餐時間不准缺席。 這家國際速食餐飲業並且要自掏腰包,贊助一項告知內部員工勞動權益的宣導活動。伯南布哥州檢察官表示,麥當勞必須遵守巴西相關的勞動法規,而非巴西屈從於這家大型企業提供的勞動條件。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TEWA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是由在歐台灣人組成,目標是成為一個新世代的媒體。以自由、國際觀的報導作為期許,超然獨立於台灣媒體之外。與新頭殼為合作夥伴關係。
  • 疑學位取得不合法  葡萄牙官員去職

    新聞 疑學位取得不合法 葡萄牙官員去職

    2013.04.05 | 16:44

    葡萄牙政府重要閣員米格爾˙雷爾瓦斯(Miguel Relvas)請辭,原因為他在就學期間未完成必修課程即獲得學位。葡萄牙教育部已經著手展開調查,若屬實,則雷爾瓦斯的政治學學位可能會被撤銷。 雷爾瓦斯曾任國會事務部長。他請辭的前一天,葡萄牙國會正對現任政府舉行不信任投票。雖然不信任案沒有通過,但外界將他的請辭解讀為:一個不安的氛圍在現任政府內部形成。由於債務危機,葡萄牙政府執行了許多緊縮政策。 日前葡萄牙政府為符合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金援條件,所提出的財政緊縮政策,則有可能被葡憲法法庭駁回。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