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潘紀揚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潘紀揚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唯有「書店」在暴動中不會被搶  耐人尋味

    新聞 唯有「書店」在暴動中不會被搶 耐人尋味

    2011.08.17 | 17:55

    英國倫敦及各大城市的暴動情勢逐漸受控制,而在這場暴動的過程中,不少英美新聞報導指出,英國各城市的暴動市民,搶遍了各行各業的商店,從衣服、鞋子等日用品到iphone、液晶電視等3C產品,在搶劫過程中毫不手軟,但在各種商店慘遭毒手下,「書店」是唯一被暴民們所棄之不顧的,這項話題目前在英美各界引起熱烈討論。 美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Wire),在8月11日的報導寫道:「本週英國各城市的暴動暴民,,搶劫了各行各業的商店.,他們搶走 鞋子, 服裝, 電腦產品, 液晶電視等,但有趣的是,暴民們都置一項商店於不顧:就是--書店。」 NBC新聞也報導:「在倫敦街頭的購物中心,所有的店面都難逃搶劫命運,其中只有一種店沒有,那就是書店。」 為什麼暴民會完全對書店視若無睹?這個現象在英美媒體、知識分子、教育界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指出,「暴民搶劫的目標以容易轉賣的物品為主,而書刊已經明顯的輸給了高價位牛仔褲及蘋果數位商品,這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指標。」 《經濟學人雜誌》也認為,搶劫的暴民,其實就和普通消費者一樣,這個現象帶給書店業者的警訊是:對現代民眾來說,社會大眾已經對數位產品成癮,對閱讀的需求每況愈下,書店對大眾來說,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了。 這項特別的社會現象,在許多英美媒體的報導下,產生了許多不同作者、讀者的觀點和論述,而無論這些論述結果是否正確,都是值得大眾反思的議題。
  • 直擊坎昆氣候會議/玻利維亞成議案絆腳石

    新聞 直擊坎昆氣候會議/玻利維亞成議案絆腳石

    2010.12.12 | 21:50

    早在週五晚上,在「坎昆氣候變化會議」上,最後公開的談判案文出來時,主要有5個國家進行反對,包括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古巴、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國,隨著討論行程的演進,與其他國家妥協要盡快通過一系列坎昆決議,一夜之後,主要反對的聲音只剩下玻利維亞,但表達反對聲音的並非玻國總統Evo Morales,而是該國一位部長進行發言。同時,坎昆出現一種聲音,「Evo Morales迎戰世界」。 週五晚上至週六晚間,首先是在一段長時間的討論後,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古巴等國公開表達反對意見,非正式會議議程終於結束;某些人認為古巴、委內瑞拉的說法需要更多的研究。 稍後,「京都議定書」全體會議開始,玻利維亞登記反對,但由於某些文件不存在,秘書處裁定該國無法表達反對,所以京都議定書結束地非常快。許多國家向墨西哥表達謝意,討論草案文本的長期合作行動接續進行,不過玻利維亞依舊表達反對,而大會主席只是致力於推動會議,也撥點注意力放在玻利維亞上。 京都議定書的締約方會議接續進行,雖然仍有剩餘反對意見,包含玻利維亞,讓部分人士再次注意到玻利維亞一國。 「綠色氣候基金」方案獲得批准,以幫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及停止森林砍伐。 在締約方會議時,玻利維亞又表達最後立場,該國只把議題放在檯面上讓大家討論,並指出有些規則大家並未遵守,也未如主席建議的,否決某些討論意見,隨即美國表達對主席的支持。 玻利維亞在這一點感到相當生氣,並說如果他們的意見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他們會把他們的反對意見在所有國際層級場合提出來。然而主席緊接著表示,玻國的意見已得到紀錄,就敲下槌子表示會議已做出了決定。玻利維亞詢問是否能再次發言,不過主席以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阻擋他國的意見為由,表示會議已經結束,該話一出,全場鼓掌或起立拍手鼓掌通過。 玻利維亞在會議當中一直堅持著強硬的反對地位,並稱該協議是項無異於種族滅絕的協議,因為這些因應氣候變化所做的措施,並不能夠阻止全球變暖。 經過多次協商後,聯合國達成了不採取該南美國家意見的協議,從墨西哥秘書到總統等人都爆出歡呼,不讓玻國談判代表一再在會上發言,並堅持完成交易所需的共識。 主席很直接地表示:「我當然有注意到你的立場,但如果沒有其他反對意見,那麼文件通過。」伴隨而來的是,如雷的掌聲。 稍後墨西哥總統Felipe Calderon給予祝賀演講,他表示,這是一項歷史性的協議,世界已經習於在氣候變化上被慣性與無力感給壓個粉碎,但他認為坎昆協議會讓聯合國在與氣候變化的進程當中仍保持著相當希望。 潘紀揚是以「觀察員」身份參與第16屆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要解決環境問題  玻國總統:消滅資本主義

    新聞 要解決環境問題 玻國總統:消滅資本主義

    2010.12.10 | 19:36

    玻利維亞總統Evo Morales今(10)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重申,要求京都議定書下的發達國家徹底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以保護「地球母親」。並且指出,除非資本主義死亡,否則地球母親就會因此死去。 Evo Morales為玻利維亞左翼總統,他表示,自工業革命以來,每年有300,000人死於乾旱、洪水、沙漠化等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想要解決環境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資本主義消滅。他也在會議中提出以「全球公投」解決氣候問題的可能性。 Evo Morales擁有原住民身份,也大力推動玻利維亞的原住民權與人權。先前Evo Morales曾組織了Cochambamba會議,做出Cochabamba宣言,因此Evo Morales被不少墨西哥人民視為英雄,更多原住民希望把該宣言帶進氣候大會來保護地球母親。 在墨西哥坎昆,此次聯合國氣候會議的會場中,Evo Morales力圖尋求社會主義運動的支持,與在拉丁美洲的知名度,不過他這樣做,卻被墨西哥政府視為一個頭痛人物,因為他可能會「點起不滿墨西哥政府人民的火花」。 此外,也有許多國家代表、非政府組織,和原住民私下抱怨Evo Morales來到坎昆,只是在做一場媒體秀。Evo Morales雖然為窮人、原住民,和拉丁美洲的農民們發聲,但他也喜歡因為這些舉動而受到關注。 這些人也曾經抱怨,因為Evo Morales獲得了許多記者的注意,不但會讓氣候變化大會主題失焦,也讓許多非政府組織與原住民團體等的新聞發布得不到媒體關注。 也有知情人士認為,玻利維亞的確是領導南美的重要國家,但坎昆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要達成協議,並不仰賴玻利維亞。Evo Morales與玻利維亞皆非會議中「交易的決策者」,是否達成協議需取決於美國、中國、歐盟、巴西、俄羅斯、日本等大國的協商折衝。
  • 檯面下交易?  氣候峰會傳「秘密交易」

    新聞 檯面下交易? 氣候峰會傳「秘密交易」

    2010.12.10 | 19:32

    日前在墨西哥坎昆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中,傳出與會的非政府組織和原住民組織在工作會議中,正持續針對著一項足以使大國獲利的「秘密交易」進行討論。 有知情人士指出,有些重要國家正與墨西哥談論一項「協議文本」,將讓大國代表前往某些秘密地點,然後把他們的利益放在文本裡頭,並刪除不利於他們的部份。但這個過程不民主,也不夠透明,也只有少數國家可以做出決定。 無論如何,在公開會議與新聞發布會上,代表與媒體一直在追問這件事情,儘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發表聲明,公開否認該項情事,但許多人仍相信大國間的秘密協商持續進行中。
  • 友邦力挺台灣  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新聞 友邦力挺台灣 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2010.12.10 | 16:46

    我國友邦甘比亞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Gambia)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今(10)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發表聲明,支持台灣以「觀察員」的身份加入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代表甘比亞發言的Mr. Pa Ousman Jarju,在長達約5分鐘的聲明中,除了在一開始以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介紹台灣外,在接下來的聲明中,皆以台灣(Taiwan)這個名稱藉以取代中華民國,其提及「台灣」稱號約有20次,更進一步表示支持台灣以觀察員的身份加入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而馬歇爾發言人Mr. Ruben Zackhras也指出,台灣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更對於國際社會有相當多貢獻,因此把台灣排斥在聯合國以外是不公平的。台灣應該「無條件地以觀察員的身份加入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而外交部也指出,的確有請甘比亞和馬紹爾群島為台灣發言。
  • 氣候問題有解?  聯合國擬推「綠色基金計畫」

    新聞 氣候問題有解? 聯合國擬推「綠色基金計畫」

    2010.12.09 | 17:11

    於墨西哥坎昆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會議已經進入尾聲,而來自193個國家的與會代表也將設法做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這些代表們目前正在籌劃一項每年價值1千億,直到2020年為止的「綠色基金」。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已將要結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在會議上呼籲與會代表要立刻做出結果,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潘基文表示,「他很不滿意近年來關於氣候變化的協商討論總是沒有結果」。 而目前最有可能的會議結論,可能是與會代表正在籌劃的一項,每年1千億美元,直到2020年為止的「綠色基金計畫」,這筆金錢將用來為發展中國家發展乾淨能源,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威脅。 同樣的,與會代表們也都希望為發展中國家設立一種容易取得專利的綠色技術,以及想辦法補償發展中國家保護對氣候友善的森林資源。 此外,中國先前建議發展中國家可自由地利用該國資源,來作自主減排承諾,美國氣候談判代表團指中國的建議,在去年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就已提過,欠缺新意。 而中國代表團也再度重申堅持《京都議定書》的立場,認為已發展國家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使全球暖化,因此必須在2012年至2020年,繼續承擔量化減排義務。不過,日本堅決表示,「絕不會就議定書承諾任何減排目標」。
  • 氣候峰會外示威  原民高喊地球母親不出售

    新聞 氣候峰會外示威 原民高喊地球母親不出售

    2010.12.08 | 16:46

    於墨西哥坎昆,由聯合國舉辦的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又有人前往進行抗議。墨西哥當地時間7日,示威者遊行到聯合國舉辦的氣候變遷框架公約會議場地外進行和平示威遊行活動,示威者高呼口號「地球母親不出售、我們的水不出售、我們的土地不出售」。 來自墨西哥與其他國家不同機構的示威者,在墨西哥當地時間7日,至墨西哥坎昆,氣候變遷框架公約會議的場地外,舉行和平示威遊行活動,要求氣候正義、權利保護、停止砍伐森林,以及保衛地球母親。 策劃此次遊行的主要團體為一國際維護農民權利的組織「La Via Campesina」,以及國際原住民核心小組、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代表、環保人士、勞工,和墨西哥當地的民間組織。 原住民代表之一,「RITA」組織的領袖Cecilio Solis表示,原住民應有在氣候大會內充分參與和談判的權利,他呼籲要把原住民的權利納入坎昆會議的協議中,並且敦促各國代表認知到氣候危機的重要性。 在他的聲明中,Cecilio Solis也要求工業化國家,必須為捍衛地球母親承擔起責任, 以及承諾一項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動,以減少排放溫室氣體,避免危及到世界各地的生命。 此外,遊行示威過程中,當地警察封鎖了通往會場的主要道路,因此示威者無法靠近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但警察與遊行者都非常克制,降低挑釁的程度至最低,因此未引發暴力事件,而遊行也在傍晚和平結束。 大約2000多名示威者的遊行抗議活動和平結束時,每個人都覺得沒有發生如去年在哥本哈根發生的暴力與大規模逮捕而鬆了一口氣。
  • 原住民氣候論壇:京都議定書應進入第二承諾期

    新聞 原住民氣候論壇:京都議定書應進入第二承諾期

    2010.12.07 | 17:28

    國際原住民氣候變遷論壇(IIPFCC)在京都議定書特別工作會議閉幕發言時表示,作為唯一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必須確保已開發國家採取真正行動減少碳排放。此外,原住民也要求京都議定書延續第二個承諾期,以防止失控的氣候變化影響到世界各地原住民的生存權利。 IIPFCC表示,原住民希望與各締約方確保這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不只是被延續下來,更要增強它的約束力道。為加強京都議定書的影響力,原住民會持續關注京都議定書內關於森林的審議,因為森林不僅影響到在開發中國家與森林唇齒相依的原住民,也影響了已開發國家中的原住民。 IIPFCC認為森林應該被持續管理,而不是成為永續管理的障礙,大家關心的不是紙張上的減少數量,而是實際在大氣中減少的排放量。 IIPFCC指出,正如原住民遭逢著非約束性協議的影響,原住民同樣也遭受著京都議定書的衝擊,包括其中的清潔發展機制,這些都衝擊著原住民的土地與資源。因此IIPFCC邀請各締約方,在考慮第二個承諾期的同時,也開始納入在其他論壇已經發展出來的安全保障。 IIPFCC呼籲採取一些措施,確保原住民充分及有效的參與會議,為確保這點,IIPFCC認為京都議定書特別工作會議必須承認原住民的權利,以符合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裡所保障原住民的各項權利。
  • 氣候變遷會場外   跨國原住民代表拉布條抗議

    新聞 氣候變遷會場外 跨國原住民代表拉布條抗議

    2010.12.04 | 13:19

    一向充滿穩重克制氣氛的聯合國會議通常穩重,今天被注入了活潑的能量和音樂,因為大約30名世界原住民代表在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時,在坎昆主會場前進行和平示威。 在不斷歌唱及吟誦保護自己權益應該列入談判的口號下,原住民在高度安全警戒氣氛下,讓這個墨西哥度假城市也體會他們的感受。 「原住民必須有充分和有效地參與談判」RITA主席索利絲(Cecilio Solis Librado)如是說,他是墨西哥的一個原住民組織,並共同主持原住民國際氣候變化論壇(IIPFCC),其中一場核心小組會議。 索利斯表示,他們不會接受刪除原住民權益的聯合國宣言草案,部分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國家,想要如此做。 這次的抗議,在會議午間休息時間吸引了許多與會者和大量媒體記者。一原住民穿上他們的傳統服飾和頭飾,和其他人唱著令他們感到自豪的母語來表示抗議。 一些示威者高喊“無REDD的!”的口號,以對抗具有爭議性的聯合國“減少森林砍伐和減排計畫”的立場。 由愛恩(原住民環境網),以及墨西哥,拉丁美洲其他土著組織和北美主辦的活動還包括來自非洲,歐洲,太平洋和亞洲的原住民代表。 他們拉開了兩個大型橫幅,呼籲談判後,用中英文及西班牙語等語言,在氣候變化框架公約COP16的主會場門口前宣示原住民的人民權利。 來自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對此次會議表示失望,因為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締約國所發動,大多數談判會議是並不對原住民及其他非政府組織觀察員代表開放。 原住民代表被告知,一些國家正試圖剔除關於原住民權利宣言中的所有引用聯合國在當前的談判案文。原住民代表都非常關注這些嘗試,以消除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的土著人權利的保護。 他們呼籲各國不要在維護原住民的權益上倒退,並要求有關原住民權利宣言,一定要參照聯合國提供給坎昆氣候變化協定的最後文本。
  • 首當其衝  原民盼聯合國制定排碳標準

    新聞 首當其衝 原民盼聯合國制定排碳標準

    2010.12.02 | 18:46

    國際原住民氣候變化論壇(IIPFCC)的代表Adelfo Regino Montes於11月29日,替全球360萬原住民發表聲明,要求此次在墨西哥坎昆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UNFCCC)應制定出精確的排碳標準以保護原住民人權。 世界上大部分原住民都居住在氣候變化的最前線,無論是在島嶼、極地、森林,或者是山區。因此Adelfo Regino Montes在第16屆締約方會議開幕式上指出,氣候變化對於原住民的威脅和人權的侵犯已經日漸提升。 因此他要求要求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UNFCCC)應制定出各國精確的排碳標準以保護原住民的人權,也必須保證在關於氣候變化的議題上,應該讓全球原住民有更充分與完整的參與。 國際原住民氣候變化論壇認為,第16屆締約方會議需要產生一個具法律效力的框架,以支持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減碳目標。國際原住民氣候變化論壇指出,已發展國家在2020年前必須減少50%,低於1990年的水平,而到了2050年減少至少95%。
  • 坎昆氣候變遷會議 極可能改採多數決

    新聞 坎昆氣候變遷會議 極可能改採多數決

    2010.12.01 | 19:38

    2010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今年在墨西哥坎昆舉辦,由於去年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無法達成因應氣候變化的協議,讓第15次的締約方會議徒留苦澀滋味,以及多數與會代表的挫折與投訴,讓這次會議更受國際矚目。 隱藏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內部的是,多國政府現正在協商討論,以協商或多數決的方式,進行改變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同意方式。因此第16次的締約方大會,對坎昆大會有一定程度的壓力存在,政府黨派會盡可能商定討論,預期將會是成功的會議,並讓與會代表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結果來帶回家。 墨西哥身為東道主,將會運用全部力量和所有資源,遊說或運用較強烈的談判策略,好讓坎昆會議達成協議,並讓墨西哥以及墨西哥總統對於該項成就感到驕傲,一舉提昇在國際世界上的地位與聲望。 除了出現在政府代表身上的壓力外,也出現在包括非政府組織、觀察員、各締約方、政府部長等,如果最後需要達成協議,各代表會盡量展現出靈活性;因為協議失敗將會危害整個氣候變化談判的進程,並造成資金挹注或轉移的問題(主要來自西方已發展國家,向發展中國家以及第三世界援助資金),延遲實施方案,甚至有可能被切斷資金。 所以,這次墨西哥政府和許多政府代表在發言時都提到「坎昆必須提供」,或者「我們無法承受另一場失敗」之類的嚴厲言詞,因此,之後幾天的全體會議(所有國家政府和觀察員都會出席),已出現激烈爭論,以及為了達成協議需要改變規則的聲音。 全體會議的會談裡,巴布亞新幾內亞和其他幾個國家提出建議,認為要改變規則,甚至改成多數決;投票會由政府締約方進行,並會通過少數服從多數,不一定是過半數,而有可能是2/3決或3/4決。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變化,在過去的氣候變化框架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一直是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達成目的,而這意味著該協議文本必須由各國家同意通過,如果有一國聲明反對,協議文本可以不被批准;所以很明顯地這個建議不會被所有國家接受,例如印度及其他國家,而協議將會以多數決達成結論。 第16屆締約方會議主席Patricia Espinosa(墨西哥外長),已經決定審議這項建議,並會諮詢談判代表和其他締約國的政府高級官員,她表示,結論會在週五出爐。這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結果,而且值得關注的是,它是如何被決定的。「多數決」會更容易達到協議,共識決意味達成協議將困難許多,甚至不可能達成協議,小型或貧窮發展中國家,有可能推動多數決。 然而,一些富裕的西方國家可能會反對這項建議,並將堅持共識決,因為他們不想要一個綁住他們的協議,任何氣候變化協議都意味著有更多的限制,例如:要求資金援助貧窮國家、限制碳排量、工業開發限制等,從而影響該國的經濟增長,與減低該國從第三世界獲取的利潤。
  • 2010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遭少數國家把持

    新聞 2010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遭少數國家把持

    2010.12.01 | 00:44

    2010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今年在墨西哥坎昆舉辦,今(30)日進行開幕式。對於這次的氣候變遷大會,大多數代表預期會進行強硬的談判,而更艱難的談判就在未來兩星期。 目前已有傳聞墨西哥政府希望採取強而有力的領導,但外界普遍不看好墨西哥過於努力的領導,以及強烈成功的渴望;外界咸認為,墨西哥政府已經把他自己的版本加到草案協議了,只諮詢了少數締約方,而不向多數締約國諮詢建議。墨西哥的作法被看作是試圖形成一個協議,但最終可能會與丹麥去年的大會一樣,擁有「秘密草案」的壞名聲。 非政府組織已經譴責墨西哥政府這種「秘密草案」,有些人感到憤怒,因為有些耳語透露墨西哥政府已經採取了,今年早些時候Cochabamba People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的提案,有可能採取設立一個國際氣候審判法庭。 也有些組織因為第一天的工作組談判會議就在下午舉行而不高興,同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宣佈,將不會閱讀或干預非政府組織的聲明,讓非政府組織感到非常驚訝。不過秘書處給的原因是,由於時間限制,必須採取一些作法促進談判,並保持會議在一個合理的步伐上前進。 從各種跡象証明,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談判由政府所驅動,他們最有可能做出最終決定,但非政府組織只可以在有限的方法裡進行談判,而這次大會將被美國、俄國、中國、巴西等政府所把持。非政府組織也會有些投入作為,部份或許會成功,但非政府組織的提案和建議將不會被採納。 然而,這還倚賴在未來兩星期的小組談判中,各方如何斡旋,如果一些國家願意變得更靈活與妥協他方建議,也取決於企業部門的態度了,因為企業部門強烈遊說保護他們的利益。而非政府組織將持續要求他們做出變化,停止碳交易計畫,以及碳市場。 第一天開幕式中,潘紀揚同樣聽到一些激進組織已經放棄任何抗議行動的想法,因為警察與軍事地點就在附近所有主要道路上,所以如發生在哥本哈根的抗議行動再發生的機率相當低。但墨西哥下層社會有武裝叛亂歷史,這點也不能不多加注意。 公民記者潘紀揚具豐富的國際原住民組織工作經驗,自1996年開始多次參加聯合國會議,他特別關注原住民傳統知識、環境、氣候變化影響,多次前往聯合國會議,都是以台灣平埔原住民身份登記參加,他所登記參加的非政府組織為TARA-Ping Pu (Ping Pu indigenou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networking).同時,潘紀揚也是亞洲原住民族聯盟AIPP的前任執行委員。 而這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限制非常嚴格,潘紀揚是透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認可的國際組織「Society for Threatened Peoples (STP)」登記參加為觀察員身份,加入會議談判發言 Society for Threatened Peoples (STP)是一個歐洲組織,專門協助受政府或軍事脅迫的原住民,台灣的平埔原住民理所當然也是在這個理念下被協助的,TARA-Ping Pu也是這個組織的一份子。
  • 氣候會議坎昆召開  馬雅祭典迎原民代表

    新聞 氣候會議坎昆召開 馬雅祭典迎原民代表

    2010.11.29 | 19:30

    2010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今年在墨西哥坎昆舉辦,27日地主馬雅社區的領袖,以馬雅傳統的日出祭典來歡迎各國的原住民代表。 儀式由墨西哥當地原住民代表及非政府組織代表主持,全程以馬雅語進行(現場翻譯為英語及西班牙語),祭典貴賓都是這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首長會議的代表,他們來自全球各國家及地區。 這個傳統儀式目的在尋求大地之母以及Sukum Keem的精神指導和祝福,Sukum Keem為馬雅語「太陽神」之意。該儀式由原住民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Klimafourm 10舉辦,地點在坎昆市郊一個森林公園的露營地。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圖倫社區的馬雅領袖,馬宗.蓋布里耶表示:「我們歡迎來自各地的原住民朋友,這次的會議地點就在我們馬雅的家園。世界必須傾聽,我們對於這次氣候變遷會議的關注和聲音。我們想保護自己的土地、森林、空氣和水。」 馬宗在燃燒草藥的陪襯下,以馬雅吟唱為每個參與者祝禱。他們將手牽起圍成一個大圈,將中心的聖火團團包圍。 墨西哥的馬雅社區領導人同時也是儀式主持人的黑祖瓦指出,「馬雅人民是時間知識的守護者,我們有太陽、月亮、以及星星運行的紀錄,我們知道宇宙的循環,也了解到地球是偉大循環的一部分。」 黑祖瓦還告訴與會者,他可以感受到強烈的宇宙正能量正在共振活動中,因為當地的馬雅人正在接待來自全墨西哥的原住民兄弟姊妹,而為數眾多的原住民代表歷經長途跋涉,從拉丁美洲、北美洲、亞洲、以及世界各地來的的朋友也到此蒐集氣候變遷的相關資訊。 黑祖瓦強調,今天在馬雅社區舉辦這場活動非常適合,因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剛好在尤卡坦半島的坎昆舉行,這也是馬雅人的傳統領域。 代表南美洲原住民的是來自玻利維亞的艾馬拉族長老,葛畢諾.阿帕塔.馬馬尼先生和他的太太。他們帶來了艾馬拉人對關注氣候變遷議題所發的聲明,以及來自玻利維亞總統艾佛.莫拉萊斯鼓勵和支持的信息。 金牙湯姆和他的組織「原住民環境網絡」,在這次活動中代表北美洲原住民。繼馬雅儀式,金牙也為大家呈現了達科他族傳統祭典中的和平煙斗及特殊的禱告。 原住民代表指出,他們除了將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會議之外,也將同時在官方會場外同步舉行活動,要讓這次的峰會感受到他們的存在。 他們還會舉辦為數眾多的會外活動、工作坊、以及記者招待會,以呈現他們對會議的建議和諮詢談判,其中對原住民社區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氣候變遷的衝擊、森林的砍伐、以及全球暖化的影響。
  • 倒數時刻  日本宣佈金援生物多樣性計畫

    新聞 倒數時刻 日本宣佈金援生物多樣性計畫

    2010.10.29 | 13:04

    聯合國第10屆生物多樣性締約會議(UN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接近尾聲,日本總理菅直人28日宣佈一項3年金援計畫,投入20億美元支援發展中的國家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 近日聯合國大會持續針對獲取與利益分享(Access and Benefit Sharing)進行討論。 菅直人在CBD高層會談中提到「日本準備好領導世界去實現該目標」,日本政府計畫推出生活和諧倡議活動(Life in Harmony Initiative),去支持發展中國家對生物多樣性的任何努力,而資金提供會從今年開始提供給發展中國家。 同樣的歐盟也宣佈了兩項對發展中國家的100萬歐元金援計畫,第一個計畫是在保護區內,特別側重在海洋保護區內開發較少的國家與小島嶼國家;另1個計畫則是擴大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的經費約100萬歐元。 丹麥環境部長則在發表會上,表明支持在北極圈跨國合作的生物保育工作計畫。 這些計畫可能會讓外界認為是一種從開發中國家得到優惠的作為,因為這些國家正在尋求達成2020年戰略目標的結論,以及獲取利益分享的遺傳資源協議。 一個非洲東南部的自然資源部長指出,聯合國的計畫成功與否,要視獲取利益分享的協議是否有被各國採用,因為兩者息息相關。
  • 生物資源屬於誰?  聯合國南北國家談不攏

    新聞 生物資源屬於誰? 聯合國南北國家談不攏

    2010.10.28 | 13:31

    生物自然資源的保護擁有、商業開發、專利等權益,成為這次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會議,南北方國家所爭執的焦點。該會議能否達成協議,也要視各國資源獲取與分享協商的結果。 生物多樣性會議中,北方國家如歐洲、北美洲、日本等經濟強國,南方國家如非洲、東南亞、南亞等開發中國家,為全球生物自然資源的保護、專利權、商業開發等利益而談不攏。 北方國家強調要保持財團、企業、國家及國營事業間的擁有權,而大部分的南方國家較站在一般非營利組織、原住民團體的立場,而要求保護自然及生物資源、遺傳基因資源、生物資源、海洋資源的持續性自然資源使用,因此這次生物多樣性會議能否達成協議,就要看各國的協商角力來決定。 因為科技的發達,現在的生物基因工程可以利用基因改造,企業化大量生產栽培基改食物取得龐大商業利益,因此有關遺傳基因資源的糾紛就在誰能取得專利、開發使用。該權利是屬於原產地居民、原住民,或是國家、財團企業,還是屬於全人類,或歸還給自然環境。 各國也在討論,這個商機利益要如何設立公平分享機制,來回饋給原產地的居民與地方社區。 遺傳基因資源包含各民族、動物、農作物、自然抗體等,遺傳基因的取得研發開發使用及商業交易。
  • 聯合國醞釀推國際生物多樣性10年計畫

    新聞 聯合國醞釀推國際生物多樣性10年計畫

    2010.10.26 | 18:17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UN CBD-COP10 )將在這週五閉幕,各國在會議中醞釀要加碼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擴展成為下10年的國際目標,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of Biodiversity)。 為了在閉幕會議前達成結論,各國參會代表及國際組織,積極趕進度修改生物多樣性條款,並簽署新的條款,許多國家的高層官員,都在這週陸續趕赴名古屋進行討論;前來參加該聯合國會議的大多數為各國環境部官員,也有關注在森林、水源、農業、海洋、外交等部門的官員。 可預期的是,相關聯合國單位、國家及國際組織已經在醞釀推動將今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擴充預算及工作計畫,加碼成為聯合國下個國際生物多樣性10年。如果通過,可望在2011年或2012年開始實施。 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人士討論,該想法可能會在星期五的大會議程中正式提案,且預期應該是會通過,成為這個聯合國會議的重要政績之一。 不過該提案還有個未知數,因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工作也涉及文化、語言、自然及文化遺產等範疇,所以教科文組織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秘書處官員,有來與國際非營利組織、國際原住民組織與在地社區組織來商討規劃該10年工作計畫,要把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等的部份加入計畫內,所以名稱也有可能會改為聯合國生物文化多樣性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of Cultural and Biodiversity) 但若是有國家政府或單位有意見或反對,該提案則就會回到原來的計畫,國際生物多樣性十年 。
  • 指定保護範圍  聯合國會議談不攏

    新聞 指定保護範圍 聯合國會議談不攏

    2010.10.25 | 16:37

    在名古屋舉行的第10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會議,將討論2020年和2050年對於如何停止生物多樣性損失的新目標,不過目前新一輪的討論因為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財政支出理念不同,而暫時碰到了阻礙。 會議以國家政府代表的公約締約國為主要發言人,直接進入討論條文協商或妥協,譬如加上某些文字,多增加某科技研究計畫,或反對某國家代表的發言意見。 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在獲取如植物與微生物等遺傳資源物種,討論各國如何公平分享這個權利。 會議中歐盟與挪威針對減少生物多樣性損失,提出如指定15%海洋區域為受保護海洋物種等意見;不過工作小組中對於設置2010年後的目標,中國則表示由於有限資金,因此提出建議限制保護區大小到最多6%;非洲國家則認為,保護區大小應介於5至6個百分點。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執行秘書艾哈邁德(Ahmed Djoghlaf)表示理解各國的分歧意見,並稱這是正常的利益相關者的大聚會,但相信最終大家會有協議。 目前參與國正在討論20點戰略計畫細節,在未來10年內,盡量減少對脆弱生態系統如珊瑚礁的壓力、減少污染、設置數字目標來保護土地和海洋區域。 非營利團體能否進入會議當中,視會議主席如何主持或要給予什麼限制,有的小組會議可以讓國際原住民團體進入發言討論,有的小組會議則要至少一位國家代表支持才可以發言討論,有的會議則只讓長期參與生物多樣性會議的跨國際原住民團體進入發言。
  • 北海道建壩威脅愛努族   台灣原住民給予聲援

    新聞 北海道建壩威脅愛努族 台灣原住民給予聲援

    2010.10.22 | 17:00

    台灣平埔族團體與國際非營利組織,在21日爭取到與生物多樣性會議主辦國家日本大使Hiroshi Oka會面機會。台灣原住民代表建議日本政府好好保護日本愛努族與琉球的原住民。 日本派了Oka大使與國際組織和原住民團體進行會談,在場有各國家或地區的代表與會,孟加拉、夏威夷、印度、日本、馬來西亞、紐西蘭和台灣都出席了會議。這場會議為日本政府所重視,也有幾家日本媒體前來報導採訪。 各代表團體在現場提出日本政府認定愛努族、琉球原住民族,日本政府對發展中國家的金援計畫,與這些計畫對環境的影響,還有採用綠色環保科技等問題。 北海道的愛努族代表Koichi Kaizawa指出,愛努族居住所在地二風谷(Nibutani)正要興建一所大壩,但日本政府缺乏促進愛努族的權利計畫。由於大壩對環境的破壞性影響,他指出二風谷人民反對在該地興建大壩。 筆者也要求日本政府,要好好地促進並保護愛努與琉球原住民的身份、文化、語言和傳統。 來自馬來西亞沙巴的Banie Lasimbang表示,擔憂日本政府在當地的棕櫚種植和官方資金援助,這些計畫都會威脅當地原住民的環境與生計。 Oka大使回覆感謝在場與會代表的討論,也表示他將會把這些信息與要求帶回給日本政府。
  • 搶救白海豚  國際支持

    新聞 搶救白海豚 國際支持

    2010.10.22 | 15:39

    前往參加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會議的台灣環境保護團體,在日本會場與多個參與團體介紹遊說台灣的媽祖魚白海豚棲地問題,得到國際友人熱烈的迴響與支持,並有超過40位國家代表簽署認同搶救白海豚。 台灣平埔族團體除了參與工作會議,討論生物多樣性條文內容,還參加中午及傍晚的會外發表會,以及會場外圍的生物多樣性交流展示場(Interactive Fair for Biodiversity),跟國際單位的展覽攤位工作人員進行交流。 參與會議的平埔族團體,還協助台灣環境保育團體包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在國際間尋求支持搶救白海豚,現在已經有超過40位國家代表簽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