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籍盧姓男子闖入金門縣政府撒下「統一台灣」傳單,這看似荒誕的行徑,其實是中共對台「灰色行動」與「心理滲透」的延伸。從近年層出不窮的「泳渡金門事件」、中共無人機闖入外島拍攝軍事設施,到網路上流傳的「歸家APP」鼓吹台人「一鍵投誠」,這些看似零星、甚至滑稽的舉動,其本質都是中共對台長期「政治戰」的組成部分。北京試圖用戲劇化、低成本的挑釁行動,測試我方反應、製造心理壓力,並在國際輿論中營造「統一民意浮現」的假象。

這種手法並非偶發,而是有計畫的「認知滲透」。中共深知正面武力衝突代價極高,因此轉以「灰區作戰」與「輿論干擾」削弱台灣社會防線。它利用個人行為包裝政治訊號,例如泳渡金門「尋夢祖國」的男子、帶五星旗闖入台灣公共場所的「自稱民眾」、甚至冒用科技名義的「投誠APP」,每一起都藉由「民間行動」的假象,掩飾國家策動的滲透。這些事件雖小,卻能影響心理安全感,讓「和平統一」的假敘事不斷出現在台灣人眼前。

面對這樣的滲透手法,我方不能只停留在行政層面的「遣返」或「封鎖」。政府與社會更需強化國民資訊韌性,讓民眾理解這類事件的戰略背景與認知戰本質,並透過教育與媒體揭露其虛假操作。國軍與執法單位應持續監測異常行動,結合民防力量維護安全。金門事件提醒我們,中共的挑釁不僅來自海上軍艦,更可能以一名「普通旅客」的身分踏入我們的城市。唯有全民警覺,才能讓這些「滲透戲碼」無法再登場。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