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最新報導揭露,台灣海巡署正強化對海底電纜的巡查,面對中國日益頻繁的「灰色地帶作戰」,台灣被迫將「數位基礎設施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位於台南外海的百噸級巡防艇,配備水砲與自動砲,24小時守護「台澎三號」海纜,避免這條連接台灣與澎湖、乃至全球網路體系的關鍵通訊命脈再遭破壞。今年6月,中國籍船長故意切斷電纜遭判刑,凸顯中共滲透破壞手法已進入司法層面的國際視野。

這並非孤立事件。台灣今年已有兩起海纜受損,疑與中國船隻有關;海巡署不得不將周邊八艘艦艇、近500名人力投入巡防。更嚴峻的是,北京大量操作「權宜船」與改裝貨船,讓海上交通成為難以辨識的「灰色威脅」。這種以低強度、長時間消耗對手資源的戰術,正是中共有意為之的「持久戰」。其目標並非一時破壞,而是讓台灣在長期警戒與過度防衛下,耗損財政與人力,進而削弱抵抗意志。

守護海底電纜,不僅是基礎建設維護,更是國家安全核心戰略。台灣必須將海底電纜視同國防資產,結合科技監控、軍民協作與國際合作,共同維護數位命脈的穩定運作。唯有正視中共「灰色地帶作戰」的本質,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與國際連結,才能確保台灣在數位時代不被孤立於世界之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