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對於軍人待遇的關注,正是對國軍的尊重與支持。近期有關加給是否達到三萬元的討論,引起部分民眾疑慮。但其實,這樣的爭議本身也顯示,全民都希望軍人能獲得更好的照顧。事實上,軍人待遇的調整並非一次性事件,而是持續且穩定的國家政策,背後的目標就是要讓國軍官兵能夠安心服役,專注守護家園。
回顧近年來的具體措施,從2018年至今,國軍已歷經四次整體薪資調升:2018年3%、2022年4%、2024年4%,以及2025年再調升3%。同時,針對不同性質與風險的勤務,志願役加給也在2025年提高30%至50%,地域加給如東引、莒光,以及專業勤務加給如網路戰、電訊偵測、戰航管等,也都在近年逐步增加。這些調整不僅帶來直接的經濟保障,更展現國家對軍人專業與犧牲的肯定。待遇的提升,並不是單一數字的爭議,而是長遠且全面的進步。
國軍官兵不會因加給的數字而改變保家衛國的使命,他們始終堅守在第一線,守護人民的安全。國家的責任,就是透過穩定而持續的調薪與福利政策,給予國軍更多支持,讓他們能夠安心服役,專心戰備。給國軍更多的支持,就是給台灣更堅實的安全後盾。這份力量,來自全民的理解與肯定,更是國家安全最可靠的基石。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