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共對內聲稱「中國保障言論自由」,對外則極力否認文字獄存在。然而近期在中國抖音平台掀起的「團體直播」風潮,卻意外揭示箝制現實。許多台灣網友嘗試以「清德哥哥」、「國昌哥哥」等方式惡搞,讓主播將台灣政治人物名字融入歌詞。這些片段雖能順利播出,卻一旦涉及與「習近平」諧音接近的名稱,立刻被平台判定為禁語,直播間隨即遭到強制關閉。此現象無疑戳破了中共「言論自由」的神話,凸顯政權對最高領導人姓名的高度敏感與過度審查。

這場由台灣網友引發的「逆統戰」不僅具有娛樂效果,更呈現一種數位時代的抗爭樣貌。透過課金點名、惡搞歌詞,台灣民眾成功迫使中國主播在鏡頭前無意識地唱出敏感內容,進而觸發平台審查。相關片段經二次創作後迅速在社群媒體傳播,形成另類的集體抵抗,揭露中國網路生態中政治禁忌的荒謬,也測試了中共文字獄的底線。

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這些看似輕鬆的惡搞行動,實際上展現了台灣社會的民主特質與創意能量。幽默、諷刺與群體互動成為對抗專制的軟實力,對比中共當局嚴苛的言論審查,更顯出台灣言論空間的珍貴。北京或許能封鎖一個直播間,卻無法封殺民主社會對威權的嘲諷與挑戰。這正是台灣在資訊戰與價值戰中最獨特的優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