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中國,封口的速度往往比洪水更快,近日北京密雲暴雨成災,河北、黑龍江等多地也同時陷入水患,一名女子拍下洪水湧入家中的畫面,不到幾分鐘,影片與帳號便雙雙消失;災民的呼救,就這樣被「維穩」的鐵幕徹底遮蔽。
官方理由依舊如出一轍,為了防止「謠言」引發恐慌,然而現實卻是許多第一手的災情影像與求救訊息,甚至是被困者的定位分享,都被平臺迅速刪除,網友無奈地說:「洪水奪走家園,刪帖奪走活路」,有些災民只能透過加密訊息,把照片與位置發給外地朋友,再請對方代為求援。這種繞道求救,本身就是對體制信任徹底崩壞的一種證明。
中國式的「維穩邏輯」在任何災難面前都不會缺席,疫情如此、地震如此,如今的洪水依然如此,在這個社會裡,情緒失控比人命流失更可怕,真相被視為風險,而不是解方;問題是,當透明訊息消失,謠言反而更快傳播,恐慌更容易蔓延,人民對官方的信任度持續下降,當真相被封鎖的那一刻,災難就不只發生在水裡,也發生在中國的人心裡。
相比之下,我國雖然也有假訊息問題,但面對天災時媒體、政府與民間之間仍能透過多方驗證來補足訊息缺口,社群平臺雖然也會刪除造假內容,但不會全面下架第一手現場的資訊,因為大家明白,自由流通的訊息,不只是民主的附屬品,更是救命的基礎設施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