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Expo 2025 Osaka)將於大阪灣內的人工島夢洲(Yumeshima)舉行,展期自2025年4月13日起,為期半年。此次世博會吸引了多達161個國家參與,展示各國的文化與產業實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由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設計的巨型環狀木構造建築「大屋根(The Grand Roof)」。這座建築不僅是場館的核心設施,更是世博會本身的重要展品,象徵著日本建築工藝、創新精神與對永續發展的承諾。
「大屋根」直徑達700公尺,環繞整個世博會場,成為此次盛會的象徵性建築。藤本壯介以日本傳統木構造技術為靈感,融合現代設計理念,打造出這座龐大的環狀結構。該建築不僅連接各個展館,提供遮蔽與導覽功能,還為遊客創造了一個開放且連續的公共空間,使建築與環境相互融合,展現獨特的空間體驗。
目前「大屋根」的施工現場已經公開,從中可以感受到其宏大的規模和精湛的建築工藝。這座巨型木構造建築的建造,象徵著日本對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同時也展示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完美結合。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不僅具有天然的美感,也能有效降低碳排放,對環境友善。相比於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建築,木構建築在建造過程中能減少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並且可回收利用,符合全球對碳中和與循環經濟的目標。
在永續發展的趨勢下,木構建築成為現代建築界關注的焦點。「大屋根」的設計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實踐,它展現了如何在大規模建築中運用可再生材料,同時保有高結構強度與耐用性。這座建築的存在,不僅是日本木工技術的極致展現,也為全球建築領域提供了一個關於永續設計的示範。
作為世博會的核心設施,「大屋根」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展品。它不僅提供實用功能,更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建築美學,成為世博會期間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遊客在參觀各國展館的同時,也能親身感受這座巨型木構造建築所帶來的震撼與美感。
2025年大阪世博會的「大屋根」不僅是建築技術的結晶,更是文化與創新的象徵,也是在地球資源日益緊縮的時代,對未來城市建築的一種積極探索。它不僅讓人們看到木構建築的可能性,也向全球傳遞了一個重要訊息:建築不僅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更應該承擔起環境責任,成為永續發展的推動力。這場世博會,不僅展示未來科技,也在建築領域樹立了永續與創新的新標竿。- 楊聰榮(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