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日本連鎖便利店7-11的「底上げ便當」現象再次引發消費者熱議和不滿。所謂「底上げ便當」是指在便當包裝內,底部透過增加填充物或凹陷設計來減少實際食物分量,使外觀上看起來便當盒是滿的,但實際食物量卻相對較少。這種做法引起許多消費者的不滿,認為其不僅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誤導性,而且不符合消費者對品牌誠信的期望。由於便當價格並未相應降低,這種「視覺欺騙」被認為是對消費者信任的消耗,我實在無法苟同。

  不少消費者指出,底上げ便當表面上看似在節約成本,但卻可能讓顧客失去對品牌的好感和信任。尤其是在物價上漲的背景下,消費者更加在意商品的性價比。消費者認為,在便利店快速發展的當下,7-11等品牌應更加關注產品的實際價值和透明度,而非採取這種具有「隱性漲價」嫌疑的策略。

  此外,這一現象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引發了大規模討論。許多人呼籲7-11公開回應,說明產品包裝調整的原因,並加強對消費者回饋的重視。長遠來看,品牌信譽的建立需要透明和坦誠,如果企業只關注短期利益,可能會面臨失去忠實顧客的風險。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