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放引進外籍移工迄今 30 多年,在臺移工人數逐年攀升,已成為國內常態的補充性勞動力。據移民署統計,截至2023年底失聯移工累計已達8萬6523人、增加近6000人、平均每天約17名移工失聯,並以製造業失聯達4萬9318人最多,勞動部調查也顯示,過去6年約有半數的製造業及營建業雇主反映聘僱的移工失聯,顯示目前移工失聯問題嚴重。

    在此背景下,政府提出開放引進印度勞工的政策,雖然表面上看似是解決勞動力短缺的策略,但卻可能忽視了失聯移工問題背後的深層社會和經濟結構性因素。如果只是藉開放引進印度勞工政策的短視和忽略,不僅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加劇失聯移工問題對現有的社會治安衝擊與挑戰。這不僅反映了勞動市場的結構性問題,更對社會治安造成了直接的衝擊與影響。失聯移工問題的複雜性在於,它不僅關係到勞動政策和人權議題,還直接觸及到社會整體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維護

    更重要的是,失聯移工的存在增加了社會治安的不穩定因素。由於他們缺乏合法的身份和社會保障,一些移工可能被迫或誤入犯罪組織,涉足非法活動,如偷竊、詐騙、販毒甚至有集團性犯罪及幫派化趨勢,失聯移工較整體移工犯罪率更高,進而影響社區的安全和居民的生活品質。此外,失聯移工由於害怕被發現和遣返,往往避免與官方機構接觸,這種情況使得他們在遇到健康、安全或剝削問題時難以尋求幫助,不僅加劇了個人的困境,也可能對公共衛生體系造成負擔。這已經不是經濟或內政問題,已經變成國安問題,政府應該要積極處理。

    解決失聯移工問題,需要的不僅是快速補充勞動力的短期策略,而是一個長遠且全面的改革方案。這包括提升勞動條件、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動法規的執行和監督,以及建立一個更加公平、透明和人性化的外籍勞工引進和管理機制。同時,政府應加強社會整合政策,提供失聯移工合法化的途徑,以及加大對非法雇傭和勞動剝削行為的打擊力度,從而真正解決失聯移工問題,也只有透過全面的改革和妥善的管理。

    政府在推進引進印度勞工政策之前,應加強對現有失聯移工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和檢討。這包括加大對違法雇主和不良仲介的打擊力度、改善外籍勞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供更多合法的求助和申訴渠道、以及促進外籍勞工的社會融入,更重要的是別讓失聯移工成為台灣治安隱憂進而成為國安問題。

(范振家/管理學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