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四舞臺」製作的舞台劇《5月35日》,將於今年7月在台北市的劇場演出,讓更多人認識發生在1989年那一段慘痛的歷史。「六四」可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場抗爭活動,數以千計的學生與社會菁英在歷代天朝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高舉訴求標語、高喊改革口號,要求政府改善經濟,落實新聞自由、還權於民等,或許這是中國與民主自由最接近的一次。然而,在解放軍開出坦克車輾過示威者的身體時,中國人民便驚覺,共產黨是會派出軍隊殺戮不聽話的群眾的。自此以後,百姓選擇噤聲以保全自身與家人性命,中國境內的民主運動更幾乎銷聲匿跡。
在習近平掌權後,中國的輿論管控力道大幅增加,自由度與人權狀況皆急速惡化。中共一方面宣稱中國的民主自由程度「勝過歐美國家」,還成立「信訪局」讓民眾得以申訴,另一方面卻又頻頻派人阻擋民眾上訪,還宣稱少數勇於表達反對意見的人「受到境外勢力煽動、意圖分裂國家」。而在新冠肺炎肆虐時,由於政府堅持採用嚴苛且粗暴的封控手段,導致許多民眾不幸身亡,烏魯木齊大火更引發了繼「六四」後規模第二大的民運「白紙革命」,雖然政府因此放寬防疫政策,卻依然大力壓制網路上反共的聲浪,且不願對多年來一連串錯誤的防疫政策負責。
回到六四事件,當年上街訴求的學子與菁英,無一不盼望中國走向民主、蛻變成更好的國家,他們最終卻被中共安上「叛亂份子」的罪名,並葬送在本應是用來保護人民的坦克下,如今其家屬仍未獲得任何來自國家的道歉與補償。在趙家人眼中,「愛國」就等同於「聽黨話、跟黨走」,人民只能歌頌中共的施政,不許有任何評判,如此共產黨便能穩固統治地位。然而一黨專政的制度雖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在缺乏人民的監督下,卻也容易讓掌權者變得自大跋扈,並將國家帶往不幸的道路。期許有朝一日,中國能夠蛻變成為真正民主自由的國度,讓愛國志士能夠暢所欲言、為更好的將來做出改革,再也不必受到被國家暴力迫害的苦難。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