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機的年代,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帶給人類和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蘋果公司推出iphone轟動世界以前,除卻專業的攝影師有專業的相機以外,對於只能使用按鍵式手機和傻瓜相機的我而言,攝影是用來記錄最值得紀念記憶的方式。不清晰的影像、有限的容量,加上攝影器材的不普及,攝影對年幼的我而言彷彿是人生精華的收錄,每一張照片都會送去照相館洗出來仔細珍藏,每一張相片都能代表了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記憶片段,從未有一張相片是多餘的,不多也不少剛好容納了人生的黃金歲月。 

但智慧型手機的問世卻推翻了攝影於我而言的意義,隨手即拍讓攝影不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高解析度的畫質、廣角盡頭和各式各樣的功能逐漸和專業相機重疊,再搭配上「相機」無法滿足的功能:各式濾鏡加上一鍵修圖,讓攝影不再只是紀錄 生活的一種方式,攝影真正地融入大眾的生活,成為生活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而智慧手機本身單薄輕量的設計,隨身攜帶的效果更是遠遠勝過專業相機,年輕人也能在生活場景中大量拍攝相片,從上百張差異甚微的相片中挑出最美的一刻,永遠保存。 

攝影正式成為了生活中的元素,現代科技更美化了三十年後我們可以回味的世 界,網路上的美拍攻略告訴你時下潮流的拍照姿勢,照片中的人物甚至故意不看向鏡頭,和幾十年前人們對著鏡頭同步微笑的景象大相徑庭。攝影不再是紀錄人生片段的神聖儀式,過於便利的拍照功能讓記憶變得「瑣碎」,沒有重大意義的相片隨著智能手機的汰換而消失,我們不會從上千張瑣碎的相片中去過濾出有紀念價值的精華;而手機上搭載的各式修圖工具在美化圖片的同時,某種程度也讓攝影朝「虛假」邁進——當我們年華老去,手機裡翻找出來的照片或許根本和記憶中的現實天差地遠,那些曾經風雲一時的相片無法讓人們回味青春年華,一張張豔照在修圖前的真「相」著實令人難以直視。 

在一切皆數位化的年代,我認為攝影已經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們無法脫離 攝影而活,但同時間,攝影也因為科技的便利性成為過度繁瑣的累贅,是我們急於拋開的負擔,攝影在技術提升的同時,價值也直落谷底。 

當我問我的家人「攝影算不算是一種藝術?」家人立刻肯定的回答:「不是。」科技的進步讓攝影變得廉價,於社會大眾而言,攝影廉價到甚至沒有回顧的價值,上千上萬張照片被存進相簿裡,瑣碎的程度堪稱死前的回馬燈。 

然而,照片的價值,在專業攝影師的眼裡是永遠保值的。 

藝術,是古代貴族在階級體制下生出的產物,繪畫、雕刻、音樂,被一路細心呵護到了現代博物館,用厚重的玻璃層層密封,觸不可及。但同樣隨著科技的進步,普民大眾得以從各式各樣的管道一觀珍稀的藝術品:課本、博物館的贗品、網路上超高解析度的相片,科技讓珍貴的藝術品不再距離大眾千里之遙,哪怕真品依舊觸不可及,但人人都有了觀賞的權力。回溯於藝術的本質,我認為「藝術」這兩個字的本質是「差異」,古時王宮貴族以血統之尊貴將藝術視為一項專利,在現今講求平等與民主的主流價值下,社會地位的差距不在以血統而論,但藝術的不平等依舊存在著——金錢。 

攝影或許可以成為藝術,但藝術無法成為攝影。 

科技與知識的普及性讓攝影水平流動在大眾之間,但我認為所謂「攝影」的真 正價值不在「決定性的瞬間」或「瞬間性的決定」,而在於拍攝照片背後的整個過程。 我初次接觸到最基本的「攝影」是在大一的課程上,令人聞之喪膽的教授促使我背著沈重的相機,透過各式各樣的方式去接觸我從未觸及過的世界,也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觀看方式。第一次,在全寢室都尚在沈睡時起身出門,在早該就寢的時刻仍在西門街頭流連忘返,我在溪邊拍過水流中葉片練習快門、拍公雞的特寫練習質感,蹲在噴灑水氣的動物園中半小時只求拍出最美麗的景象。 

我不敢說自己在短短幾年的學習中便掌握了攝影的真諦,但我體會過為了拍出一張照片而費盡心思的過程。我認為,攝影真正的價值便可貴在這背後珍貴的精 神,畫家用筆觸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音樂家用旋律編織出觸動人心的現場體驗;而攝影,在可以被大量複製的當今社會實在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照片的稀有性和價值, 普羅大眾難以站在一張具有深刻意義的照片侃侃而談,沒有流動的光影可以欣賞,只有被框架住的景象懸掛在面前,還極度有可能會在不同觀光景點看到同一張相片,但一張好的照片背後卻積累了攝影家數十年的等待、時間和經驗的淬煉,才造就出了那 「瞬間性的決定」。 

藝術的根基在於「差異」,而我們的社會習慣以「金錢」來衡量一件藝術品的 價值,相片容易被大量複製,所以「藝術」很難成為「攝影」;但要看透「攝影」, 背後卻須具備專業水平、人文素養和時間的淬煉,攝影的藝術性不存在於相片本身, 而是存在於觀看的人身上,「攝影」可以是「藝術」,因為「觀看」和「被觀看」本身即為一門藝術。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