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的真質與多向
                             

                            ── 散寫與速描、交流與深潛

 

 

倪國榮

 
 
1
 
現代詩解脫形式考量,誠為自由詩,但是現代詩果然自由了嗎?正如現代繪畫藝術一樣,它面臨的是詩的本質的追尋與奇妙或微妙的呈現之多向,種種探討、創作不休;不像古詩成形成律詩、絕句一樣——爾後的人只要把素材倒進去這詩模 式,即鑄成作品,好不好另外再說,但大部份是黯淡粗糙無感覺——現代詩反對既定模式,面臨的就是一張白紙,怎麼樣去誠實地對待自己人生,所以現代詩面臨很大的挑戰,也是很有意義的,即整個宇宙人生的面對。
 
古詩的形式大致上是:
 
古體詩,源於兩漢,句數不受限制,一句的字數也沒有嚴限,可不講平  
用韻也自由
 
近體詩,流行於唐代,相對於古體詩,為唐代的新詩,含兩大類型,即
絕句與律詩,每句五字或七字,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八句以上便
是排律,更難,作者少。平仄押韻嚴整,可謂法令森嚴,模式整齊之
至。
                 
                               (參見三民版《唐詩三百首》頁一與頁二二五
                                  、《新譯千家詩》頁二十與頁二十二)
 
這裡可看出中詩的有趣發展,本來有古體詩的自由,可是竟然來個法度謹嚴的近體詩,好像兩家鋪子一樣任你去選。現代詩做為新詩,就啥形式都可以,只要能夠詩意淌出或飄出,要自由或不自由的方法都可以,因為無所遵循,所以精彩與失敗備出。
 
 
2
 
詩之為詩,既然已不必考慮文字之形式(如五句、七句)與聲音之形式(如平仄韻律),那麼詩的聲音,就必然往心跳與呼吸追尋靠近,詩的文字形式也必然往心跳與呼吸的方向集湧,如此現代詩是以靈魂的呈現為核心的藝術,其多向與放射,又復深潛於核心的孤獨與世界觀照,早已不是古詩的句句受限,而是人類存在的低吟與激情,與難以想像的美的沉思與抒情的美。
 
 
3
 
 

陽關夜涼

 
 
西出陽關
無故人
勸君更盡
一杯酒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輕塵
(勸君更盡
 一杯綠綠的夜涼)
                                     
                                          註寫王維詩〈渭城曲〉
 
 
 

問題

 
 
夜來
風雨聲
花落
知多少
 
處處聞啼鳥
春眠不覺曉
 
 
                                          註寫孟浩然〈春曉〉
 
 
 

月光淨傷

 
 
空山
不見人
但聞
人語響
 
黑影
入深林
 
青苔上月光的臉
被樹枝
割傷
溶流我滿掌、滿掌…
 
 
                                            改寫王維詩〈鹿柴〉
 
 
李白的〈玉階怨〉是一首成功的「等待」作品。在這裡,到底是時間拘禁了空間還是空間拘禁了時間,已經統塑為等待的空明與寂寞,雖經歲月淘洗,還是很透澈地傳達出來。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等待之苦澀,竟以玲瓏形之,這是等待的美學;等待是可以內縮、痛苦萬狀的,但詩人化為美學光輝,使等待的無盡產生了高一層的意義,這就是詩飛越現實的力量。
 
 
4
 
現代詩毋寧在穿透我們內心的錮結
找到一透明的漣漪
 
現代詩在裂開現象
找到層層經驗的原質
 
現代詩常常以反經驗邏輯
找到經驗發生的生動
即生動的生命力穿破字錮與塵垢
而到達非分辯之清聲澈境
 
如果鋼琴的失敗是在音錮裡
音準與音與音之間邏輯的過於講求
那麼現代詩或古詩的失敗
就在字錮了
字準與字與字之間過於講求
 
現代詩飛翔在字以上
而群音與叢字都為其服務
它飛翔的自由魂揭開塵世與人生
 
 
現代詩毋寧在殘缺裡展開人生深邃的幻想與晶露的滿足
 
 
5
 
詩是什麼?
 
詩是在揭開面具
自己的面具
愛的面具
痛苦的面具
詩是勇敢地揭開,發覺他們同一來源
 
所有文明定義都是狹隘的
詩以巨大與微妙的想像,吹醒我們忘土上的幼苗
讓我們以生的空氣前進,而不是以各種定義前進
就是恢復我們原生的想像…
 
 
當文字在我們面前
它可以是個面具
當樂理在我們面前
它可以是個面具
文明形成的面具
但當我們有詩的溶解能力時
我們就能揭開而飛翔,回到樂理之初文字之初的大寬闊而飛翔
同樣的,我們面對文明確定的色彩,也要有揭開其面具的能力,回到大生命的想像律動裡去流蕩去飛翔,這是詩的解脫,也是詩的想像與還原
所以詩常常在一個習慣面具解開前而閃現,使我們興奮的自由衝飛出…
 
詩人沒有人類文化歷史的瞭解,只有徒具形式的軟弱,由於這樣就被稱做春花雪月的微弱的人因此也帶動文明的墮落
 
 
6
 
身體是主奏
樂器是副奏
 
一群文字與一群文字之間的詩意
與一群音符與一群音符之間的詩意
是一樣的
 
一個字與一個字之間的詩意
與一個音與一個音之間的詩意
是一樣的
 
身體是主奏
文字是副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