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夢想 前進人生》12年國教系列座談之五

12年國教在各界意見交流中,各項重要環節都得到充分意見交流,包括孩子競爭力提升、補救教學、志願選填,而關鍵在於12年國教意在改變什麼,官方與學界都提供了許多討論與意見,但家長應當如何參與及發揮正向的影響力呢?在心理層面上家長又應該如合調適?許多家長都很想關心相關議題,但因工作繁忙而沒有時間,而即使有想法也不夠了解整體制度的內涵,再不然就是思維停留在聯考制度。這些原因都讓家長與孩子現在焦慮當中。今天我們邀請到了規劃方與執行校方及家長做意見交流,期待能在會中,有不同的意見交換。

面對12年國教,家長心中之所以滿懷疑問,學生家長陳德益表示正是因為家長本身從未經歷免試入學方式,家長對入學方式的了解仍只停留在聯考與基測,從基測教育年代到國中會考,從與別人競爭到與自己競爭,學習品質要求成為關鍵,如何將自己的能力提升到自己所設定的標準,關鍵在是否有定出自己理想中的目標,明白自己的想法是什麼,才會了解如何突破自己。因此,引導孩子騰出更多的時間思考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這是家長必須要有的新思維,不只是把分數考好就是完美的學習,讓孩子懂得營造自己的想法與目標才是成功的教育。

而家長心態的調整,其中關鍵在於對制度的信賴。新竹市教育處蔣偉民處長指出,必須融合制度與家長的認知,才能促成政策目標的實現;傳統家長主要在關心孩子到底能念什麼學校,因為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到理想的學校就會得到好的教學品質與教育。進入12年國教的年代,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性向內容,然後參與建議,了解孩子在性向發展當中,有什麼長處值得重視與達成目標需要補強之處,從而給予正面肯定與建議。如今家長掌握資訊相對容易,而對教育單位提出具體建議也多了許多管道,有了這些具體的建議後,行政單位才能夠具體評估制度面的優劣得失,攜手讓制度越來越完善。

至於在制度面上家長如何實際參與,桃園縣家長會長協會鄧敦仁理事長提到,家長參與說明會相當踴躍,因為當家長意識到一個教育政策無法穩定運作的時候,就會格外焦慮,往年以考試領導教學,如今考試的重要性降低,家長都急著想要了解取而代之的評量標準。全國各縣市因為城鄉差距而有時之不一致使家長覺得資訊混亂。政策可以變動,但只能在三年之後,孩子跟家長才可以預作準備,或小幅度的修改。

而如何調整家長與孩子選填志願的心態?南投縣政府教育處課程督學王仁穩表示,國教署在正式選填前,會請各區做試模擬,而後出現的警示名單雖要求學校馬上輔導,但部分學生與家長仍會有所堅持。制度的改變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例如一個志願扣1分之合理性,在比序上公不公平,這當然是值得被檢討的。而針對作文比序問題,各區也研擬如何降低作文的比率,用加權方式把作文壓低,但也不會顯得作文不重要,務必使家長與學生對會考試入學達到跟基測差不多的一種信賴感。

陳德益認為面對困難反而是推動小朋友前進的能量,在學習上要教導子弟在挫折中奮起,才能成功前進。要用家長的經驗去陪伴孩子度過難關,走過挫折,適當給予建議而不強勢介入,以陪伴代替命令,如:閱讀與寫作,家長可以傳授自身經驗,也可適度增加親子間的共同閱讀經驗。

蔣偉民強調,雖然12年國教很多措施希望減輕孩子考試的壓力,也讓孩子的未來不全然由考試決定,但並不是說考試不重要。會考,讓學生有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教學方式改變與活化,並趁此機會檢視孩子的問題所在,家長與孩子都應該要用正面積極的心理看待。

面對填志願讓家長與學生傷透腦筋,究竟應該用怎麼樣的心態來思考未來的方向?鄧敦仁提到,人生本來就有很多選擇,若能藉由正確的選填觀念,讓孩子上自己的前三志願,會比較沒有爭議,設定想要的學校,正向去追求。

王仁穩特別指出,現行志願序的扣分機制是希望小孩能慎重選填志願,評估自己有能力達到的表現,就像家長都希望孩子念臺大,但名額就只有這麼多,今年中投區改為十個志願限制,即是一種修正,但家長仍要慎思了解孩子的能力與興趣。

蔣偉民表示,以前選填志願不用付出扣分成本,目前的變革,是理念的一點堅持,強調適性發展的思考與選擇,檢討現制未來選填志願序的代價在比例上或許不要太大,以減輕家長與孩子的壓力,但思索小孩子到底要念什麼?則是家長與孩子需要共同努力規劃的未來藍圖。

陳德益認為家長面對的各種子女相關問題,都是甜蜜的負擔,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期許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進入什麼樣的行業,也思索前進的路上如何給予幫助與資源,但最重要的自然是培養孩子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王仁穩表示,幫助小孩達到基本的能力與發現自己的興趣,才是家長應該要介入的部分,其中當然有城鄉差距,此時就更要信任學校,老師也會盡心協助,家長也應當適度給予老師肯定,讓老師在教學上會更有動力。鄧敦仁也進一步強調,家長不能跟過去一樣,在入學過後即什麼都不管,應當要持續關心孩子的發展是否順利,而在新制度建立時也應深入了解內容。

最後蔣偉民呼籲,家長在12年國教中扮演的角色,應該要具備以下幾點:首先要掌握參與管道與意見交流;其次是促進親子互動溝通順暢;第三在了解國教精神後向縣市政府教育單位提出具體建議。家長的熱心參與,在於要給孩子輔導,而非主導,孩子與國家的發展緊緊相繫,12年國教需要師長、家長、孩子,三方的共同努力。

【本系列座談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舉辦,並與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