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界盛傳,台積電前研發副總羅唯仁退休前,大動作調閱先進製程資料,甚至可能將機敏資訊帶往英特爾;事隔一周後,台積電正式提告羅唯仁,全力保護營業祕密。

「這只是謠言和臆測,沒有任何根據。我們尊重智慧財產權。」美國時間11月20日,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加州的一場頒獎活動上,這麼回應提問的媒體記者。

全站首選:王婉諭:2027不是空穴來風 習近平已下令解放軍做好攻台準備

會有這段回應,是因為台灣與國際媒體接連報導,7月底退休的前台積電研發資深副總羅唯仁,離開台積電、加入英特爾前,要求部屬影印大量資料,內容恐包含二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機密。

陳立武闢謠、台積人憤慨

對此,台積電於11月25日,正式向羅唯仁提告,並強調「詢問離職後去向時,羅唯仁回應將至學術機構任職」。然而,「離職後羅唯仁旋即前往英特爾擔任執行副總,高度可能使用或洩露台積電的營業祕密」,因此展開法律行動。儘管陳立武斷然否認有任何竊取機密的不法企圖,但羅唯仁退休後立刻選擇加入競爭對手,確實引來許多不滿聲浪。

當前熱搜:黃國昌欲拜會麻生太郎、野田佳彥等親台派全遭婉拒 知情人士曝原因 

「就算沒有帶走先進製程機密資料,觀感也非常不好,更希望他日後不要到台積挖角。」一位曾與羅唯仁共事的前台積電主管直言,事件爆發後,他接收到許多來自前同事的不解與憤怒訊息。

「羅唯仁加入英特爾,對台積電最壞的狀況,是讓英特爾最新研發、針對 AI 晶片的 14A 製程,更具競爭力,很可能有(跟台積電)一拚之力。」市調機構 IDC 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這麼解析。

為什麼一位退休老將的職涯選擇,可能一舉改寫全球晶圓代工技術競爭的態勢?

因為羅唯仁是台積電過去20年來,在製程進展上勢如破竹的關鍵人物之一。一位不願具名的前台積電主管回憶,羅唯仁自從2004年返台加入台積電以來,一路領導研發團隊,戰功彪炳,特別是在2011年台積電打敗三星、取得蘋果關鍵訂單的28奈米製程,以及羅唯仁建議採取24小時不間斷研發的「夜鷹計畫」,才加速實現的10奈米製程。

今年9月,羅唯仁經台積電推薦獲選為工研院院士的典禮上,也不諱言自己被交付的任務一直是「帶領團隊在技術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來領先對手。」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直言,對台積電而言,具有高度價值的營業祕密,包含眾多實驗失敗的數據,這些台積電艱難研發的結果,別人如果拿到手,就能少走很多冤枉路,「一旦對手知道了,就可以用來縮短(跟台積電的)差距。」

儘管業界普遍認為,如今台積電的技術高度複雜,已非一個人帶著資料就能偷走;但業界人士也指出,羅唯仁的經驗對於協助英特爾改善先進製程,仍大有助益。

其實,早在加入台積電之前,羅唯仁就曾在英特爾工作18年,對這家曾經的晶片霸主,一直懷有深厚情感。

一位他的前台積電同事就說,「以前我在研發團隊,他(羅唯仁)常常說,他在英特爾裡面怎麼做。」因此,不能排除已無經濟誘因的羅唯仁,是因為「使命感」,才決定重返英特爾。

事實上,當羅唯仁帶走大量資料的消息傳出後,台積電反應極為低調,相較於8月間主動針對3名工程師與東京威力科創攜手洩密案件提告、且與高檢署積極合作,態度簡直天差地遠。

對此,偵辦東京威力科創案要角、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調部辦事檢察官劉怡君直言,涉及營業祕密的案件,需要企業深度合作才能推進,如果台積電不出面支持、不幫忙舉證,即使地檢署已經分案,也很難辦得下去。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510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COP30變身國際原住民博覽會?多國搶秀自然碳匯潛力,背後原來跟巴黎協定第六條有關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0807/post/202511210047

回收舊鞋、舊衣舊包包「全家超商咖啡、茶葉蛋免費一整年」!活動日期、參加方法、寄送步驟教學一次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0/post/202511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