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初步檢驗確認,來自台中梧棲一家養豬場的檢體,在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呈現陽性,意味著2018年以來,全民堅守7年的防線,首度出現破口。

本土第一例非洲豬瘟現蹤,為經濟規模高達2千億元的養豬產業鏈投下震撼彈。隔天,農業部宣布豬隻禁運、禁宰,暫停使用廚餘養豬,並針對養豬場、肉品市場和運輸車輛展開清消,全面追蹤病毒傳播鏈。

現正最夯:王婉諭:2027不是空穴來風 習近平已下令解放軍做好攻台準備

病毒來自境外須防堵

但不可能如「鐵板」全面擋下

所幸,經過15天防堵大作戰,疫情並未擴散,農業部確認病毒清零後,11月6日正式逐步解除全國豬隻運送、屠宰禁令,逐漸恢復市場運作。

當前熱搜:黃國昌欲拜會麻生太郎、野田佳彥等親台派全遭婉拒 知情人士曝原因 

危機暫時解除,但防疫心態不能鬆懈。在驗出首例病毒的1個月後,負責督導非洲豬瘟防疫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農業部部長陳駿季接受《今周刊》專訪,從4大面向盤點防疫策略,直面制度問題,提出未來的精進之道。

下一次,當挑戰再度來臨,台灣該如何全面防堵?

擔任疫情指揮官經驗豐富的陳時中分析,豬瘟防堵有4大關卡,分別是邊境管控、肉品市場、養豬場和後續接觸追蹤(contact tracing),每個關卡都有相應措施,必須從中央部會到地方政府通力合作,才能全面把關。

「就像起司一樣,每一層都有洞,政府要做的不是用鐵板全部擋住,而是分層負責。」陳時中認為,怎麼將每一層的洞盡量變小,各關卡分工把洞補好,才是關鍵。

其實,早在2018年全球爆發非洲豬瘟疫情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就針對豬瘟防疫的各種面向,從畜牧場、肉品市場、屠宰場到廚餘養豬場等,發布相關防疫措施。

「台灣是全世界唯一在非洲豬瘟入侵前,就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國家。」陳駿季說。應變中心成立7年來,一直持續召開非洲豬瘟應變會議,進行沙盤推演,訂定標準作業流程和法規,因此當實戰來臨,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因應。

然而,再怎麼充足準備,百密總有一疏。這次作戰經驗充分反映出,從中央到地方各項防疫措施上,仍有精進空間。

先看第一關邊境檢疫。台灣過去8年未出現本土疫情,陳時中不諱言,病毒一定是從境外帶進台灣。2018年以來,海關持續針對來自非洲豬瘟疫區的高風險地區入境者,進行行李X光機檢查,安排檢疫犬嗅聞,甚至會人工開箱抽驗,違規攜帶違禁品最高罰鍰1百萬元。

然而,每天從機場入境的旅客可達6.8萬人,更有17萬件來自境外的包裹,陳時中直言,如果每包都拆開檢查,每天要上千名人力查驗,不只政府量能不足,也會干擾民眾通關。疫情發生後,雖然海關強化防疫的手段,就是增加人工開箱查驗比率,實務上仍難做到全面性開箱。

相同的困境,也出現在第二道防線,肉品市場中。

非洲豬瘟入侵後,食藥署強化督導地方政府衛生局,到各地肉品攤商、超市、肉品加工廠、團膳、餐飲及餐盒業等處,執行市售豬肉類產品來源稽查,並針對可能販售東南亞、中國肉品的場域加強查緝,仍無法做到百分百查驗。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510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以為省下遺產稅,卻賠掉養老房?4個「提早過戶」的贈與鬼故事:別把晚年生活賭在孩子的良心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2008/post/202511200032/

早餐戒吃1食物,半年狂瘦7公斤!給少吃卻瘦不下來的你…胃腸科名醫:改變2習慣,速消脂肪肝

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40724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