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醫師、作家楊斯棓今(21)日在社群平台發文,高度肯定總統賴清德日前於官邸品嚐日本鹿兒島鰤魚與北海道干貝的照片,稱這是「不需要飛彈的餐桌外交」,更是「上醫醫國」的經典示範,一舉讓北京的海鮮禁令淪為國際笑柄。

楊斯棓指出,賴清德這張笑容燦爛、舉箸品嚐日本海鮮的照片,在X平台瀏覽量直逼兩千萬次,遠勝對岸戰狼外交慣用的拍桌咆哮或動員群眾抗議。他強調,賴清德身為台大、成大、哈佛背景,又擁有公認最難考取的腎臟內科專科醫師執照,既懂醫療也通曉公共衛生,從不輸出「唾沫與飛彈」,而是選擇以英國人所說的「Understatement」(輕描淡寫)方式,在國際政治餐桌上「四兩撥千斤」。

現正最夯:快訊》03:43雲林縣古坑鄉發生規模4.3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雲林縣草嶺4級

楊斯棓認為,這張照片的高明在於「不語」:一句都沒提中國,卻精準打臉北京對日本祭出的海鮮禁令。他寫道:「你抵制的,正是我所珍視。」這種無聲勝有聲的優雅挑釁,比任何謾罵都更刺耳,讓對岸進退兩難——若大發雷霆,只會暴露「玻璃心」本質;若裝聾作啞,又顯得禁令淪為獨角戲。

他進一步比喻,這就像邱吉爾二戰時面對希特勒咆哮,僅叼著雪茄吐煙圈般從容。楊斯棓說,文明人與野蠻人的最大差別,不在聲音大小,而在對手氣急敗壞時,自己是否還能保持好胃口、優雅進食。

楊斯棓總結,賴清德此舉同時聲援日本盟友、安撫台灣民心,還順便替對岸「測量血壓」,真正做到古醫書所言「上醫醫國」——不動刀兵,卻能治國、療人心,甚至治對手的「易碎玻璃心」。在東亞充滿狼性咆哮的地緣政治中,這幅「食不言」的畫面,令人感到格外「清爽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