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近期加速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據多個軍事觀察帳號披露,德國已開始為提供「金牛座」(Taurus)長程巡弋飛彈做最後準備,而烏軍也確認接收了英國製造的「戰鷹聖騎士」(Terrahawk Paladin)機動防空系統。此外,德國內閣也通過首份國家太空防衛戰略,預計到 2030 年投入 350 億歐元強化軍事太空實力。
X 帳號「NSTRIKE」指出,烏軍目前已啟用「戰鷹聖騎士」系統,其核心是一套自主搜尋與追蹤模組,由光電感測器搭配小型雷達組成,可自動識別敵方無人機或低空目標,並由遠端操控的 30 公釐防空機砲直接開火。目前烏軍未公開數量,僅指出該系統能「補上密集防空網的空隙」,尤其適用於壓制俄軍 FPV 無人機的突破點。
現正最夯:中日衝突的蝴蝶效應!謝金河:把過去霸凌台灣的招勢全用在日本身上

「NSTRIKE」也指出,德國德國總理梅爾茨則證實,德國已進入向烏克蘭轉交「金牛座」飛彈的最後技術協調階段。由於該飛彈具備 500 公里以上射程,可直接威脅克里米亞與俄軍後勤樞紐,一直是德國最敏感的軍援選項。X 帳號「Astraia」則形容,這次德國動作是「受夠了美方反覆態度」,歐洲與烏克蘭「將共同面對敵人」。
同一時間,X 帳號「Visioner」指出,德國政府批准史上第一份國家太空防衛戰略,規模達 350 億歐元(約 12.6 兆元台幣)。戰略內容聚焦於因應俄中在太空領域的干擾能力,從強化間諜衛星與監偵模組,到建造可反制干擾的通訊衛星,甚至包含「檢查衛星」(inspector satellites)與電子干擾系統。若進度順利,德國將在 2030 年成為全球第三大太空軍事力量,僅次於美國與中國。

烏克蘭方面也持續投入新型無人化作戰。X 帳號「MilitaryNewsUA」披露,一款搭載機槍的烏軍地面無人載具(UGV)已在前線頂替步兵,連續守住路口達六週。操作員每天清晨將其送往固定位置,傍晚再回收,等同以機器人接管「高損耗哨點」,降低士兵暴露於俄軍火力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