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第二艘搭載艦載雷射武器的 071 型船塢登陸艦「祁連山」號近期完成改裝,前甲板新設的雷射武器外罩格外引人注目。這距離首艘改裝艦「四明山」號公開亮相不到一年,被外界視為解放軍艦載雷射武器研發已全面加速、各式技術路線同步測試的重要信號。
「祁連山」艦為 071 系列第八艘,也是最新一艘,2019 年下水、2021 年入列南部戰區。今年 3 月仍參與中泰聯合演訓,卻在年中突然返廠,數月後便以全新姿態現身,顯示改裝工程相當迅速。
當前熱搜:中日衝突的蝴蝶效應!謝金河:把過去霸凌台灣的招勢全用在日本身上
值得注意的是,其改裝位置與「四明山」艦相同,皆將前甲板原有的 6 管 30 毫米近防砲拆除,並在基座上設置全新平台。不過外罩設計卻大不相同,「四明山」採用半球形「饅頭狀」蚌式外罩,而「祁連山」則採用棱角分明的方形外殼,外界普遍推估這並非單純外觀差異,而是代表內部採用不同型號或技術架構。
根據央視過往報導,「四明山」艦裝載的極可能是於 9·3 閱兵亮相的 LY-1 型艦載雷射武器,採化學能激勵,輸出功率約百千瓦級,可攔截低空無人機、小型巡航飛彈與光電偵察設備。「祁連山」的方形外罩則被認為可能使用不同能量體系,例如改採電能激勵、模組化結構便於功率升級,甚至可能是更高功率的混合型雷射系統。

軍事分析指出,071 登陸艦執行近岸兩棲作戰時,航速較慢、目標大,最容易成為無人機襲擾對象,因此被視為測試雷射武器的理想平台。相較傳統近防砲或飛彈攔截無人機成本極高,雷射武器使用成本低、反應快,只要電力充足即可「無限續戰」,顯著提升近岸防護能力。
全站首選:快訊》03:43雲林縣古坑鄉發生規模4.3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雲林縣草嶺4級
軍方也明顯為雷射裝備升級供電系統。有觀察指出,「祁連山」甲板新增散熱孔,推測已增設專用發電機組或大容量儲能系統,避免雷射發射時造成艦上電網負載不穩。
更重要的是,兩艦分別部署在不同戰區測試,「四明山」位於電磁環境複雜的東部戰區,「祁連山」則在高溫高濕的南部戰區服役。外界分析,此舉可快速蒐集不同氣候、鹽霧、溫度環境對雷射武器的實戰影響,能有效縮短研發期。

隨著測試平台逐步成熟,外界普遍預期未來雷射武器將逐步擴大裝備於 052D、055 等主力驅逐艦。軍事觀察家指出,若 055 大型驅逐艦前後皆安裝雷射系統,甚至結合電磁砲,將使解放軍艦隊在低成本攔截與近距防禦能力上取得質變。
隨著測試平台逐步成熟,外界普遍預期未來雷射武器將逐步擴大裝備於 052D、055 等主力驅逐艦。 圖:翻攝自科大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