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2026選舉,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昨天會面,兩人同框後,是藍白合作真的有戲?還是彼此心知肚明的政治走過場呢?外界頗為好奇。
鄭麗文與黃國昌同框,被外界解讀為藍白兩黨合作重啟的訊號,對兩人而言,都是很需要的政治動作,先前兩人都有極度爭議的政治話題,此舉也有轉移焦點的用意,透過見面向外釋放藍白合作重啟的訊號,然政治從來就是講究實力的問題,絕不是坐下來聊天、喝咖啡就能成事,而是要看雙方利益,雙方是否願意「真正讓步」。
國民黨與民眾黨兩黨間是否有著心結和生存競爭的焦慮,看看上屆總統合作的過程和直到最後的慘狀就知道了。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19日發布最新民調,政黨傾向部分,31.1%支持民進黨、25.8%支持國民黨、14.7%支持民眾黨。這與上個月相比,民進黨的支持度下滑1.8個百分點,國民黨上揚3.9個百分點,民眾黨則略增0.3個百分點。藍白的支持率已經超過4成,這也是綠營的警訊。
但無論如何?2026 是兩黨是否真的會走向合作?或是雙方只是禮貌性地演出,讓支持者覺得「我們有在談」的印象?因此外面看來是熱絡的互動,其實雙方存在著的諸多的政治算計。
現正最夯:DRAM現貨報價漲 記憶體族群盤中卻「跳水」 南亞科、華邦電跌逾6%
這個政治動作有兩層意義,一是彼此真的有意往前走;二是雙方都知道談不成,但出於策略,必須讓支持者看到雙方仍維持友好關係,而這次顯然是偏向後者。
在國民黨鄭麗文部分,能否驅動有意參選或連任的縣市長不無疑問,是否叫得動地方山頭也是問題。黃國昌方面,背後還有一個柯文哲,他要透過與國民黨會談,鞏固自己在民眾黨的路線主導權,跨陣營展開對話,對他而言是政治加分,當然也要柯文哲點頭才可以。
回顧2024 藍白合破局,互信基礎完全被踐踏在地,雖然黃國昌說,就算不是新北市長男主角,也不會背後扯後腿。他講的這句話或許是真實,黃國昌目前一個身分是黨主席,民眾黨在新北市的基本盤要贏國民黨很難,但他也必須把場面撐下去,以便有籌碼和國民黨交換新北市的議員席次。目前雙方都還只是開始,距離真正的「共同利益」還是很遙遠呢?
事實上,國民黨與民眾黨之間的矛盾,從來不是政策差異,而是同質性過高、選票也重疊。例如在2026 的縣市議員的局,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四都當中,都是高度敏感重疊區域。
現正最夯:「晶片產業被拿走我不怪台灣」川普:美國需要外籍人員助設廠運作
目前民眾黨擁有14.7%支持度,絕對不可能為了維持「藍白合作」而放棄議員擴張;國民黨更不可能為了「大局」讓民眾黨在藍大於綠的地方坐大。簡當來講,兩黨合作的每一步,都是踩在彼此的選票之上。
雙方都想抓住中間選民和年輕族群,因此這意味著合作並非「資源共享」,而是「誰吞併誰」的問題。事實上,藍白兩黨的死結,也是不可能被解開的結。
因此,即便兩黨再多釋放善意、再多安排會面,只要涉及 2026 的席次,戰場瞬間又會回到零和狀態。國民黨和民眾黨目前都葛各有內部提名問題,民眾黨內部無法確定、國民黨則是多頭馬車,到底是說算?
目前民眾黨「柯文哲影響力仍在、黃國昌勢力上升當中」,但兩人都有官司問題,民眾黨前途未卜。黃國昌能替整個黨做多少承諾?反過來看國民黨,從立院黨團到地方派系,中常委到地方大老,每一個都可能對藍白合作有不同意見和主張。因此國民黨要再次整合出一個「合作共識」,難度不比民眾黨小。
在這種狀況下,鄭麗文與黃國昌的見面更像是一種「先營造氣氛」的政治動作,而非真正能推動合作的安排。
國民黨知道需要民眾黨來補年輕票;民眾黨也知道若無國民黨的地域組織,2026 也很難撐起規模。雙方其實都理解「合作有必要」,但問題在於合作的政治代價由誰來付擔?
因此,藍白合作目前是的尷尬位置,鄭麗文和黃國昌的會面,確實讓合作議題再次浮上檯面,但合作不是吃飯、也非握手及釋放善意—而是誰願意先割自己的肉、誰願意承擔政治風險。
2026 的藍白合作,也非不可能,但昨日的政治見面儀式,只是開場,真正的合作,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