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蕭美琴日前受邀出訪歐洲,參加「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並發表演說。外交部長林佳龍全程陪同。對此,資深媒體人鄒宜鈴在《放言》高論專欄中揭露這趟「56小時外交007」行程的幕後秘辛。她指出,當蕭美琴一行人順利抵達比利時後,林佳龍隨即傳訊給賴清德報平安:「順利抵達布魯塞爾」,賴清德則幽默回覆:「真是007啊!」
針對此行,鄒宜鈴提到,蕭美琴和林佳龍所搭乘那班民航機幾乎滿載,一般官員、隨扈或許能裝作普通乘客,但副總統和外交部長的臉,太多人認得。一個眼神、一張照片、一個上傳貼文,就可能讓全盤行動曝光。而林佳龍和蕭美琴為了防止被發現,則是倒數兩批才上去。
全站首選:「北北基桃」颱風假引熱議 議長:基隆應跟雙北脫鉤 不用什麼事都綁一起
鄒宜鈴指出,這趟「外交007」行程充滿驚險與壓力,第一關就是避免機上所有人曝光,全程不敢闔眼,彷彿穿越一道無形封鎖線,直到機長宣布降落才鬆一口氣。抵達後,團隊又在過境地點等待三小時,沒人敢稱之為休息,而這也是第二關考驗,因為任何臨時變動都可能讓後續行程被取消。
她提到,有人談起「副總統和部長都獲免安檢禮遇」時眼眶泛紅,感動的不只是排場,而是盟友的信任與支持。在中國長期施壓下,這次各國展現的挺台態度,比想像中更堅定也更果斷。
鄒宜鈴指出,第三關考驗是從過境地前往布魯塞爾有多種方式,但無一能確保安全無虞,最終選擇搭機仍充滿變數。我國也預先準備鄰近機場、第三國備案及延誤時的替代行程。她表示,外交不是比誠意,而是比誰先被中國盯上。
當前熱搜:中共跨境鎮壓沈伯洋 邱垂正批:這是對全體台灣人民的集體脅迫!
為了完成「踏上比利時土地」這個目標,外交部與駐歐盟代表處日夜推演、反覆確認路線,只為突破封鎖。當飛機螢幕顯示「沒有干擾」並順利降落時,機上官員心中都忍不住吶喊:「我們真的降落了!」
鄒宜鈴表示,第四關的考驗是「說好的禮遇會不會臨時失效」。當時前來接機的除了駐歐盟代表謝志偉,還有比利時眾議院外委會主席、同時也是 IPAC 共同主席的 Els Van Hoof,他們的出現不只是禮貌性迎接,更是一種保護,若禮遇臨時被撤,國會議員能立即交涉。所幸一切順利抵達,眾人難掩激動,林佳龍隨即傳訊賴清德報平安:「順利抵達布魯塞爾。」賴則幽默回覆:「真是007啊!」
她指出,第五關是從機場前往歐洲議會的路程,那段警車開道、哈雷重機護送的畫面,象徵的不只是排場,而是安全與保護。她提到,蕭美琴曾在捷克遭遇中國製造的車禍攻擊,這次比利時全程高度警戒,展現的是對台灣的守護而非接待,「若有人說這是買來的,那是對台灣與比利時的侮辱」。坐在車內望著前方重機,林佳龍也不禁低聲感嘆:「這真的不容易。」
鄒宜鈴續指,第六關發生在歐洲議會內,真正的歷史時刻就在那裡上演。團隊原本擔心入場安檢時,先前談妥的禮遇會不會因中國抗議而臨時取消,或迫使議會發表貶抑台灣的言論。然而這次保密工作滴水不漏,等中國察覺時已為時太晚。當蕭美琴踏上舞台、螢幕亮起「Vice President of Taiwan(台灣副總統)」時,現場外交人員眼眶泛紅——那幾個字,是他們多年努力爭取、歷經無數次被退件與消音後,首次真正被世界看見。
鄒宜鈴表示,這幕不是突然的,也不是幸運的。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忠早在一個月前就和相關國家協調,過去大家害怕遭到中國報復,不過,這一次各國反而私底下問「你們需要我們幫什麼?」這句話,比舞台還重要,這才是中國真正跳腳的原因:不再是誰怕它,而是有人開始對它「不耐煩」。
她說明,近兩年,我國外交一路往歐洲推進,外交部長已四度訪歐,9月更是以折返跑方式跑遍多國,而中國並不是沒有抗議,而是抗議到讓人厭煩,國際社會也開始意識到,如果台灣能帶來晶片設計、半導體供應、AI合作、人才培育、文化交流、共享利益,那麼站在台灣這邊,反而更符合自身利益。
「台灣靠合作,中國靠威脅。久了以後,世界自然知道該靠哪邊」,鄒宜鈴說,而當歐洲議會願意公開扛起政治風險、保密到滴水不漏地把台灣送進議會現場、讓「台灣副總統」四個字亮在台上,這已經不是外交突破,這是封鎖開始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