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正在成為半導體產業競爭的下一個焦點,台灣業者紛紛投入挑戰長年由外商主導的市場,尋找突圍契機。

台灣的一眾半導體材料廠,正緊跟台積電的腳步,敲開核心先進製程大門。

全站首選:「北北基桃」颱風假引熱議 議長:基隆應跟雙北脫鉤 不用什麼事都綁一起

11月7日在台南成功大學校園舉行的「第十屆成材產業論壇」,主題就鎖定半導體材料,邀請業界指標性廠商,如生產CMP(化學機械研磨)製程用研磨墊的智勝、光阻周邊材料的新應材、氫氟酸(HF)大廠僑力化工及ALD(原子層沉積)前驅體公司宇川精密等,分享技術進展。

會場中以醒目的「獨木不成林,神山材料群雄並起」標語,形容材料廠對於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而包括台積電、聯電、應材、萬潤、旺宏在內的晶圓製造與設備材料龍頭業者,也都派出高層與會,足見對這場論壇的重視。

困境〉美日德巨頭寡占市場

材料一向被譽為「工業之母」,也是晶圓代工製程最基礎、卻也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長期被美商杜邦、日商 Resonac與信越化學,以及德商巴斯夫等巨頭,掌控關鍵技術與供應,台灣企業則幾乎毫無話語權。

以先進製程使用的光阻液為例,日商全球市占超過八成,台灣業者即使努力送樣,也難以跨入供應鏈。

新應材董事長詹文雄就回憶,公司過去曾應晶圓廠邀請開發光阻液,產品也通過認證,但最終「依舊沒賣出去,一毛錢都沒賺到」,而且事後未獲得任何研發補助。業者分析,半導體材料攸關產品良率,價格不是主要考量,因此過去台灣多數化工廠以生產大宗化學原料為主,能將特用化學品賣進晶圓廠的公司,少之又少。

台廠的長期劣勢,在2018年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正式超越英特爾、三星後,出現逆轉契機。

「以前外國材料廠跟台積電做生意,只會說『英特爾用這支材料,你照著用就好了。』」詹文雄笑著回憶。但隨著台積電技術領先,市場既有材料逐漸無法滿足需求,外商又不願為單一公司擴產或客製化產品,促使台積電認真思考扶植台灣在地供應商。

機會〉美中爭霸、台灣得利

除了台積電技術突破,ESG浪潮與美中貿易戰下的在地供應鏈韌性需求,也推了一把,讓台灣材料廠取得真正打進核心製程的機會。

「當時有台灣化工廠提早得知情況,立刻在台擴產3到5倍,因為他們研判外國供應商跟不上台積電擴產速度。」投資過上品、宇川等台積電材料供應鏈的能率亞洲資本總經理游智元指出。

即使外在環境有利,進入對材料要求極高的台積電供應鏈,終非易事。

(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508期 )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台灣 NDC3.0 拍板!彭啓明稱「登月級挑戰」,COP30 台灣關注氣候調適與碳定價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0807/post/202511070032

普發一萬登記錯過怎辦?「這天起全都開放」!ATM領現、郵局領現更方便,準備資料、哪天起跑一次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0/post/20251107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