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關注中國大型航母福建艦的動向時,一艘僅為傳統航母十分之一大小的試驗艦悄然完成首次海上實戰測試,引發軍事觀察界關注。這艘小型艦艇的設計與任務顯示,中國正加速推進「無人化海戰」的發展策略。
根據公開畫面與衛星照片顯示,該艦為江蘇大洋船廠於 2022 年下水的專用試驗艦,全長約 100 米、寬 25 米,艦島設於船首,甲板則預留大面積空間供無人機起降使用。中國央視近期播出其起降 AR-500CJ 無人直升機的畫面後,外界才確定這是一艘專為無人作戰技術研發打造的艦艇。
騰訊網帳號「矚望雲霄」指出,這艘被稱為「迷你航母」的試驗艦主要有 3 項任務:測試無人機在海上環境中的自動起降與通信穩定性;作為「蜂群作戰」指揮平台,模擬多架無人機協同偵察、攻擊與干擾;以及充當海軍訓練中的「藍軍」單位,模擬敵方飽和攻擊以提升艦隊防空能力。

此外,該艦還可搭載不同型號的無人機,並與電子戰駁船、雙體無人機母船等協同作戰,形成複雜的模擬戰場環境。其任務不僅在於操演戰術,更在於蒐集、處理和分析無人機回傳的偵察與電子訊號,為艦隊提供更遠距的情報支援。
此次試航顯示中國正嘗試以低成本、可分散部署的小型艦艇支撐整體海軍作戰網絡,呼應美國「分散式殺傷鏈」概念。相較於傳統航母集中化的戰力運用,這類平台強調靈活、生存性高,象徵中國海軍在無人化與智能化海戰布局上的新階段。
中國「攻擊」(GJ)系列無人機。 圖 : 翻攝自矚望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