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下,中國不斷加強與非歐美國家間的貿易合作,對印度油菜籽的採購量甚至在短短半年內暴增了 7 倍,中印兩國的經貿合作關係也持續升溫。雖然中國與印度相互加強了經濟領域的合作,但雙方仍在地緣政治、軍事等領域保持強烈的競爭關係,專家推測中印兩國「經熱政冷」的局面在短時間內可能難以獲得改變。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兵器世界觀」發布文章指出,自從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加拿大跟隨美國的步伐,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中國則對加拿大出口的油菜籽徵收 75.8% 的反傾銷保證金,迫使中國國內企業停止進口加拿大油菜籽。

現正最夯:已做好對普丁開戰準備! 德軍司令 : 隨時協助向俄羅斯邊境部署80萬北約部隊

為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中國企業轉向進口印度生產的油菜籽,近半年的印度油菜籽採購量甚至多達 48.8 萬噸,幾乎是 2024 財年全年的 7 倍。隨著油菜籽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印度與中國也開始了農產品的加工合作,雙方的經濟合作規模也不斷提升。

就在此時,印度海軍副參謀長桑傑.瓦塔揚( Sanjay Vatsayan )於當地時間 2 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於 2026 年上半年舉辦「國際艦隊閱兵」活動,並已向包含美國、俄羅斯在內的 55 個國家海軍司令部發送邀請。然而,中國解放軍海軍卻並未接收到任何邀請,「兵器世界觀」認為此現象可能與「印度對華戰略」中的深層糾結有關。

「兵器世界觀」指出,印度不希望邀請中國參加閱兵活動的主要原因,與兩國在地緣政治領域的心結難解有關。「兵器世界觀」認為,只要中印雙方無法徹底解決邊境問題,兩國間就不可能恢復戰略互信。

現正最夯:林劍為薛劍嗆「斬首日相」辯護!矢板明夫:恐嚇是中國態度的延伸

除了地緣政治問題外,中印兩國也在軍事領域維持著高度的競爭關係。「兵器世界觀」表示,如果印度真的邀請中國官員,且中國官員搭乘中國自製的船艦參加活動,所有活動參與者的目光都可能被中國吸引,「這樣印度莫迪政府就無法繼續打造『大國崛起』的形象了」。

另外,許多印度民眾也將中國視為最嚴重的「外部威脅」,「兵器世界觀」認為印度政府可能透過拒絕邀請中國代表參加閱兵活動的方式,展示對中國的強硬態度,進一步鞏固國內民族主義支持者的情緒。

「兵器世界觀」總結稱,除非中印兩國在邊境談判問題中取得突破,又或是國際局勢出現新的變數,否則印度將可能維持現在的對華戰略,繼續保持「經熱政冷」的局面,持續與中國對抗。但「兵器世界觀」認為,在國際外交領域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強調不必因軍事、外交領域受挫,就否定兩國經貿合作的價值,但也不必過度放大印度當局的針對行為,「就看誰能先放下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