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在股市混了幾十年的小本經營,台灣抽取兩萬元以上股息的2%來作為補充保費,基本上捱不到我,所以不大關心這問題。然而有些中大戶為了避免交稅,他們卻會在除權息以前把股票出掉給股市造成壓力而影響該股票的走勢。但是我的股息還是被台北柯市政府盯上,說我是「富戶」而刪除我每個月三千多元的老人金。其實我玩股票是在與大戶鬥智,並且從中了解台灣經濟狀況。當然也想賺錢,那是追逐股票的差價而不是去領取股息。之所以領取股息是因為股票被套牢被迫做股東,結果反而成為「富戶」,實在可悲。蔣市府取代柯市府後,立即書面通知我不是富戶,重新每個月發給我老人金,但是一年後,沒有通知我又扣掉我的老人金至今,我又成為富戶了?反正我搞不清貧富的標準,只知道「不怕官,只怕管」,隨他們去搞,沒工夫理這些事情。

現在要改革,不是以單項兩萬元股息,而是全年各式股票的股息總和兩萬元以上來抽取,那就很難有人逃得過。因此這兩萬元根本失去意義。如果要這樣抽取補充保費,乾脆就是所有股息不論多少都要抽稅,這樣就絕對公平了。也就不用擔心除權息前大戶出掉股票導致股價向下。以前股市還有「炒除權息」(炒除淨),因為除權息時有三天不能動那需要改名的實體股票,如今已經改進,不必停止作業,炒除權息沒有什麼意義了。

現正最夯:雨至少連下5天共伴 氣象署揭降雨時序圖

香港的股息百分之百落袋,不需上稅;美國的股息則一律上稅,台灣目前處於兩則之間。如果真要改革擴大徵稅面,那就乾脆全部都要上稅,同美國一樣,但是稅率不妨低一些。

台灣要發展金融業,真正做到自由市場,就不應該有漲停板與跌停板之設,也不應有每天當冲的優待而扭曲股票的走勢。也不應該有國安基金來保駕;然而因為有中國這個敵國在旁虎視眈眈,會來擾亂台灣的金融市場,因此目前國安基金的存在是必要的。然而它何時行動卻應該是一個秘密,不應該事先宣布,以免對手有所準備。

至於台灣是否需要成立台灣納斯達克,這是很好的想法,讓全球的投資者,尤其亞洲的投資者注意到台灣的經濟特色,並且吸引更多的資金來台灣。我剛來台灣時,帶了香港股市的烙印,只關注台灣的傳統產業股,也就是金融與營建,台塑四寶太貴了買不起。而當時台灣的科技股幾乎都與中國分不開,台積電、聯發科也幾乎要被中國收購。到疫情時期,台積電崛起,帶動一連串奇奇怪怪名字的供應鏈企業,我才把重點轉移。但是我非理工科出身,缺乏基本常識,搞不清這樣多上市上櫃企業的業務,因此也無從選擇。只有慢慢熟悉有幾個大族群,龍頭是哪一個,才慢慢入行。然而又冒出AI股,其中機械人有一批,有的股票原來聽也沒有聽說過,還在虧損卻能漲停,投機性太強,我不會去碰。這些還要查相關資料,簡直在重新上課。不過這有好處,可以不必失智,比打麻將還管用。然而年紀大反應慢也是事實。

全站首選:不受明年度總預算審查進度影響 軍公教年終獎金發放日確定!

所以我一直主張台灣年輕人活在這個時代,經濟高度發展的時代,要懂得一些股票的基本常識才不會落伍而擁有一技之長。可以看相關書籍來學,或找朋友了解,然後到正式的證券行(最好有大銀行做靠山的)開戶並請教,一點一點來,自己摸索,千萬不要把錢交給別人,或交給別人操盤,那是百分百送人。也可以從買ETF開始,再選擇好股票,逐漸擴大。不要融資,才不會斷頭倒賠。操作股票最大的敵人是貪心,這是人類的基本弱點,一輩子無法克服。

吳介民說,台積電的發展,台灣相對貧困化會擴大。這也是我希望大家學會股票投資的原因。另外在投資中一定要謹慎小心,性格不要衝動,才不會弄巧反拙。對相對貧困的人來說,只能靠社會來救濟。要緊是執政黨要記住這點,不要因為自己有了好工作、好收入,就把弱勢族群丟在一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