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專訪表示,將對「補充保費」做出三大變革,包括將利息、股利與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為年度結算制。然而,這項消息一出也立刻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晚也緊急踩煞車,暫緩具爭議的規劃。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直言,為健保永續經營改革方向是對的,但方法跟方向是不對,他也點出3類人才應該多收費,才符合公平正義。
石崇良日前接受專訪表示,《健保法》改革最快民國116年上路,其中,包括三大面向,只要利息、股利、租金合計超過2萬元,那麼就要繳交2.11%補充保費,這與先前每月就源扣繳調整為「年度結算」。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證實,估計影響高達480萬人,預計健保增加約200億元收入,最快民國116年上路。
現正最夯:AI泡沫化? 美股道瓊跌近400點、納指挫近2%、台積電ADR跌1.5%
然而,這樣改革也引發小資族的哀豪。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日表示,政府一直非常積極在維持健保財務穩健,每年持續撥補預算,也維護繳納的公平性,關於健保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還在廣納意見階段,「政府也絕對不會為難小資族。」而石崇良昨日舉行臨時記者會說明時,坦承並沒有問金管會,但也不希望影響股市,並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不過他也強調政策還在研議、溝通階段。
面對補充保費爭議,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這次補充保費保費加收會引起民怨,根本原因在於「民眾感受到不公平」。他認為,應針對使用醫療資源較多者設計差別費率,「醫療用的多,小病跑大醫院,小病跑急診的人」,這些人多收費才符合公平正義。
蘇一峰表示,為了健保永續經營要改革是對的,不過方法方向不太對!必須增加收入沒錯,使用者付費才對;還要減少資源浪費,一樣使用者付費;國家要增加對健保醫療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