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計畫明年實施健保補充保費」改革,預計影響約480萬人,引發強烈反對。批評聲音認為此舉原本在縮小財富差距,卻可能加重小資族負擔。面對輿論壓力,衛福部長石崇良強調改革仍在討論階段,並將繼續聽取民眾意見,尤其是調整徵收門檻,尋求更公平方案。

石崇良近日在媒體專訪中透露,衛福部計畫在不調漲健保費的前提下,啟動《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修法,並提出三項「補充保費」的改革措施:首先,將股利、利息及租金收入改為年度結算;其次,單筆扣繳上限將從10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此外,高額獎金的扣繳門檻將調整為最低工資的四倍。該修法預計於明年提出,希望在116年正式實施。

現正最夯:桃園南門市場大火燒毀三分之二區域!攤商百萬貨付之一炬痛哭失聲

然此次改革最大的爭議在於股利、利息和租金的年度結算制。根據新規,只要這三項收入在一年內超過2萬元,就需徵收2.11%的補充保費。此舉引發了大量網友的不滿,尤其是定存族對此強烈反彈,認為「定存利息僅1.7%,政府卻要扣除2.11%」,而存股族則質疑,股票的貼息收入還需繳稅並不公平。

石崇良指出,這項修法不僅是為了追求財務公平,也考量到年輕族群的未來利益。台灣正面臨超高齡化及少子化的雙重挑戰,健保的長期穩定發展需要對現有財務結構進行調整。目前,健保的收入主要來自薪資工作者所繳納的一般保費,佔比高達75%;然而,補充保費所帶來的收入僅占9%。因此,為確保健保系統的持續運作與公平性,必須重新評估各類收入的合理分配。

石崇良指出,政府近兩年已大幅提高對健保的財政支持,每年的預算撥款已逐步增多,特別是今年,政府額外撥出134億元,並從公務預算中再調撥資金。這些資金不僅包括癌症基金50億元和罕病藥物基金20億元,還包括針對韌性預算的200億元,這使得政府對健保的年度投入總額突破400億元,且預期這些投入將持續增長。隨著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石崇良表示,民眾繳納的額外費用將直接進入健保基金,並且政府將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為健保體系的長期穩定提供保障,特別是對病患的需求也會得到有力支援。石崇良感謝所有民眾的貢獻,並強調這一改革將有助於健保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熱搜:太子集團「爆乳特助」交保笑著離開! 劉純妤Linkedin自爆:常處理特殊任務

那麼,改革是否會無意中加重小資族的負擔呢?石崇良回應,改革若未能實施,將可能不得不提高一般保費,而這將直接影響到小資族的負擔。政府了解這一群體的困難,因此在補充保費徵收的門檻問題上,會保持開放態度,繼續與民眾進行對話,努力調整政策,減輕小資族的壓力,並確保他們能夠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他強調,政府將會聽取民意,找到一個更公平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