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傳出在慶州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期間,積極向菲律賓推銷「島山安昌浩級」(KSS-Ⅲ)柴電潛艦。同時傳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韓國的核動力潛艦技術鬆綁,同意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軍事專欄作家王臻明分析,這是透過技術與資金交換,構築南海水下控制網的「三方共贏」方案。

韓國媒體及《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韓國造船巨擘「韓華海洋」,上週在慶州APEC峰會期間,向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非正式」展示2800噸級出口版KSS-Ⅲ潛艦方案。該型潛艦為韓國海軍最新島山安昌浩級,配備現代化聲納、作戰系統及鋰電池,提升水下續航力。菲律賓總統府新聞稿表示,此「KSS-Ⅲ PN」(菲律賓版)計劃包含技術轉移及本地合作,助菲國強化自主軍事能力。韓國政府據傳同意提供全額經濟援助,可能採長期貸款或軍援形式,第一批或採購2艘,由韓華集團承造,總值約17億美元,涵蓋後勤設施。

全站首選:桃園南門市場大火燒毀三分之二區域!攤商百萬貨付之一炬痛哭失聲

王臻明在臉書「王臻明的軍事頻道」分析,此交易源於美國對韓國的核動力潛艦技術鬆綁,條件是韓華在費城開設造船線,助美重振產業。未來潛艦或由美國本土建造,再交付菲律賓,形成新型軍援:美提供設計與資金,韓國全額資助,菲國則開放基地及特遣隊進駐。菲律賓自2012年「地平線」(Horizon)現代化計劃以來,從韓國採購護衛艦、巡邏艦及FA-50戰機,此次潛艦競標中,韓國方案升級至最新二批次「蔣英實號(SS-087)」規格,勝過德國212A級潛艦(U-Boot-Klasse 212 A)及法國「梭魚級」(Barracuda-class)競爭者。儘管菲國官員曾表示優先考量採購水面艦艇,但南海在中國壓力下,潛艦需求實際升溫。

王臻明指出,韓國獲核潛技術,菲律賓免費入手先進裝備,美國擴大印太盟網,強化南海嚇阻,將成為對抗中國擴張的「三方共贏」軍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