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曜科技靠自行研發的手機螢幕橋接晶片,成為橋接晶片供應商龍頭。證明以靈活的小團隊、貼近市場的策略,在競爭激烈的驅動IC市場,也可以找到一片天。
一家員工不過30人、年營收從未達到10億元的IC設計公司,為何能在強敵環伺、價格殺到見骨的驅動IC戰場上穩健存活?答案是,洞察市場供需缺口,找出獨門生意。
當前熱搜:川普知道結果後大罵瘋子! 34歲馬姆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創造了「3個紀錄」…..
即將在年底上櫃的君曜科技,營收規模相較於聯詠、奇景等大廠,幾乎可用「微不足道」來形容,但它靠著自行研發的手機螢幕用橋接晶片,每年穩健獲利,如今在全球售後維修市場市占率已達五成,穩居橋接晶片供應商王座。
根據法人推估,全球每年出貨約13億支智慧手機中,其中多達4億支會送進維修站。如果問題是螢幕故障,原本的OLED螢幕,可能會被成本較低的LCD螢幕取代,但置換上的LCD面板,因為廠牌、規格差異,常會出現螢幕訊號不相容或「黑邊」問題,此時就需要一顆專門轉換訊號的橋接晶片,讓螢幕功能維持正常。
解決手機換螢幕黑邊問題
招牌商品成維修必備元件
這項維修必備的元件,正是由君曜率業界之先開發的招牌產品。
2010年創立君曜之前,君曜科技董事長林澤琦曾任職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的電視晶片部門,但在大企業穩定晉升並非他的夢想,「我從小就想創業,不想每天坐辦公室。」32歲那年,他與朋友湊出一千萬元創業,主攻因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興起而需求大增的觸控IC。
剛成立不久,君曜推出的觸控IC就成功打入中國白牌平板市場與韓國SK集團等客戶,單月出貨突破百萬顆。這樣的成績立刻引起全球電子製造服務霸主鴻海注意,在2015年投資3千萬元成為股東,並在多項產品中採用君曜晶片。
然而,白牌平板市場2015年以後急速萎縮,再加上競爭者湧入、價格戰激烈,君曜因此力圖轉型,與鴻海合作開發高階觸控IC,計畫用於鴻海操刀的Nokia與InFocus智慧手機,但隨著相關產品開發進度停滯,也讓想藉著進入供應鏈翻身的君曜君曜營運陷入困難。
為求生存,林澤琦努力發掘新商機。2016年他注意到手機維修業者的零件來源,正從原本的「拆舊料」轉為「換新料」,因此嘗試與售後方案設計公司合作,提供觸控IC,勉強做到損益兩平。
但林澤琦沒有輕易放棄,進一步調查後發現,手機維修還需橋接晶片因應新舊螢幕規格差異,利潤又高於觸控IC。且當時橋接晶片採取的開發技術難度高、價格又貴,幾乎沒有競爭者。但他有微控制器(MCU)設計經驗,自信可設計出成本可控的客製化晶片(ASIC)取而代之。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507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COP30倒數看重點!全球都在為氣候資金傷腦筋,專家解析台灣如何為氣候調適找錢?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0807/post/202511040035
普發一萬登記「0、1」身分證分流開跑!銀行帳號輸錯可修改?登記失敗顯示怎辦?10個QA必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511040042/
圖:今周刊 / 提供
圖:今周刊 /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