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羅馬尼亞國防部 29 日發布聲明表示,美方計劃縮減其在歐洲東翼的駐軍人數,包括原本部署於米哈伊爾.科格爾尼恰努空軍基地(Mihail Kogălniceanu,簡稱 MK 基地)的美軍部隊。聲明指出,鑑於美國政府政策優先順序的變化,此次撤軍「在意料之中」。目前約有 1,000 名美軍士兵仍駐守羅馬尼亞,但早在一個月前,已有約 1,000 至 1,200 名美軍完成輪換撤離,且不會再有兵力接替。

羅馬尼亞國防部長莫斯泰亞努(Ionut Mosteanu)在記者會上進一步說明,撤出的美軍原隸屬於一個在歐洲多國(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與斯洛伐克)輪駐的旅級部隊。他強調,羅美雙邊軍事合作依然穩固,目前駐羅馬尼亞北約兵力約 3,500 人,規模「相當可觀」。

現正最夯:養豬協會建議阿兵哥幫忙消化30萬禁宰豬!網轟:阿兵哥不是廚餘桶

「這樣的兵力足以滿足我們的防衛需求。指望整支外國軍隊長期駐守並不現實,」莫斯泰亞努說。他同時透露,羅馬尼亞近期已自美方獲得一套先進防空系統,以提升防範無人機入侵的能力。

為強化國防,羅馬尼亞國會則通過新法,允許 18 至 35 歲民眾自願參加為期四個月的付費軍事訓練。 圖:翻攝自 X

事實上,美國調整歐洲駐軍的跡象早已出現。川普政府過去即曾警告歐洲盟友,美國將把更多資源轉向印太與國內邊境安全,歐洲國家需為自身防務承擔更多責任。對於撤軍決定,美軍方強調這並非對北約承諾的削弱,而是「歐洲防禦能力提升的積極信號」。然而,美國國會兩院軍事委員會多名共和黨高層議員罕見聯合譴責該舉動,批評「不維持羅馬尼亞美軍旅輪換部署的決定」並要求五角大樓作出解釋。

北約方面一名官員回應指出,美方調整駐軍屬常態,盟國之間仍就相關部署保持密切溝通。義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Guido Crosetto)接受媒體訪問時則表示,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的趨勢始於歐巴馬政府時期,如今更聚焦於與中國的競爭,「歐洲必須學會自行保障防務」。

當前熱搜: 謝龍介能讓台南「綠地變藍天」? 名醫揭這「唯一關鍵」......

俄羅斯近期多次派遣無人機、戰鬥機入侵波蘭、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的領空,北約也持續加強東翼的防禦與軍事威懾能力,並出動戰機打擊入侵的俄羅斯無人機。圖為波蘭 F-16 戰機。 圖:翻攝自 @NOELreports X 帳號

與此同時,美軍在波蘭的部署不但未見縮減,甚至有擴增跡象。上月,川普在與波蘭新任總統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會晤時重申,美方將繼續維持波蘭駐軍,並可能「進一步增加」兵力。根據《Politico》報導,目前約有 8,000 名美軍駐守波蘭,是北約內防務支出占 GDP 比例最高的成員國之一,其 2025 年國防預算預計將達 GDP 的 4.7% 。

波蘭國防部長科西尼亞克-卡梅什(Władysław Kosiniak-Kamysz)則表示,尚未接獲任何有關美國削減波蘭駐軍的通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先前就美方在全球範圍調整軍力部署表示,國家間防務合作應有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不應針對或損害第三方利益。毛寧批評,美方以零和思維推動軍事擴張,只會加劇緊張與對立,危及地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