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7月時因為豪雨災情會議取消一次,並於今(30)日再次召開。對此,總統賴清德表示,淨零轉型將全面進入「加速落實」的階段。他並說,要借重氣候變遷委員會顧問、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的宏觀視野,盼在淨零轉型的公私協力上做得更好、更到位。簡則發表專題演講稱,若沒有核電配合,台灣2030年不容易完成減碳,且AI等經濟成果需要充足電力,有電力才有算力,有算力才有國力,有國力國家才會往前跑。他認為,台灣今年進入核電歸零,但應該重新再思考核能

賴清德今下午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第五次會議,並表示,過去幾個月,丹娜絲颱風、樺加沙颱風接連來襲,對雲嘉南和花蓮造成嚴重災情,而在每一次的挑戰中,都看見台灣社會的良善與韌性。他再次感謝,所有堅守崗位的第一線人員,以及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救災超人。中央也會持續與地方合作,完成各項復原工作。

現正最夯:川習會原訂4小時會談100分鐘就結束! 他抓一貓膩:川普看習近平念稿十分不耐煩

賴清德指出,除了風災水患,異常的酷熱也籠罩全台,持續到十月的高溫,就是最清楚的警訊。這樣的氣候災害,未來只會更頻繁、更嚴峻。從亞洲的暴雨、歐洲的熱浪、到美洲的森林大火,極端氣候,已經是全球的「新常態」,持續衝擊著每一個國家的社會與經濟。

賴清德提及,國際的貿易格局,也正發生劇烈的重組。新的關稅壁壘、新的綠色供應鏈要求,都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帶來複合式的挑戰。他並說,來自氣候與經濟變化的雙重壓力,也對社會造成不安、加深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但政府的態度很明確:一定會做人民與產業的後盾,堅定轉型的方向,讓台灣迎接挑戰、成功轉型、穩健邁向世界。 

賴清德指出,政府會全力維持電力的穩定供應,確保民生與產業的用電需求。對於受到國際情勢衝擊的產業,特別是中小微型企業,政府也會持續提供各項協助,一起克服挑戰。他說,正因為外部的挑戰如此嚴峻,更要堅定內部的轉型。因為,一個更具韌性、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台灣,才是一個經濟更自主、國力更強盛的台灣。 

全站首選: 謝龍介能讓台南「綠地變藍天」? 名醫揭這「唯一關鍵」......

賴清德指出,台灣正走在轉型的路上,並且大步前進。就在上週,環境部公布《台灣循環經濟路徑圖》草案,預計最快在明年正式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也正在推動資源循環法規的修法工作。他也說,台灣去年綠色科技產業的附加價值,已經超過5000億元,占GDP的百分之2。其中,循環經濟、再生能源系統、能源效率領域的附加價值,更占了綠色科技產業的7成3,顯示出關鍵地位。 

賴清德表示,這是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循環經濟,以及能源轉型政策的具體成果,證明「綠色成長」,是驅動國家整體發展的強大動能。他說,政府要繼續強化這股動能,讓轉型的契機,擴散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因此,做到「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的新局,是政府加速落實階段的關鍵課題。他並提到,「我們除了要倚重所有委員的專業,稍後也特別要借重簡又新顧問的宏觀視野,給予我們勉勵和提醒,讓我們在公私協力上可以做得更好、更到位。」

賴清德指出,一切的努力就是為了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守護共同的家園。因此,今天的會議將聚焦兩大議題:第一,是人民的「安居」。一個更節能、更不怕風雨的家,就是韌性國土的基礎。內政部將報告「近零碳建築的轉型與展望」,包括設下2030年,可達成住宅部門減碳百分之35的目標,來為這個重要的工程,擘畫更清晰的藍圖。第二,是人民的「健康」。我們推動淨零,不只是為了減碳,更是為了乾淨的空氣。環境部將會報告,「淨零路徑下,空氣污染改善的共效益契機」,探討如何創造雙贏。

「在轉型這條路上,挑戰很多,但我們不能夠因為眼前的風雨,就偏離正確的航道。」賴清德表示,未來,政府會持續努力,並結合更多民間力量,逐步強化台灣各地面對災害的能力,建立更完整的氣候調適機制,提升各城鎮的韌性,在台灣打造「韌性廊道」,來因應各類型的挑戰。 

賴清德指出,這是一場攸關國家未來的總體戰,需要政府、產、學,以及社會各界的攜手合作。讓我們凝聚所有力量,化挑戰為契機,共同打造一個更好、更強、更具韌性的台灣。

簡又新認為,台灣需要重新思考核能。 圖:翻攝自總統府直播

隨後,氣候變遷委員會也安排簡又新以「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為題,進行專題演講。簡說,現在正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故事,2024年全球的核電已經達到歷史最高峰,而台灣今年進入核電歸零,所以這個時候應該重新再思考,「因為如果沒有核電配合的話,可能我們2030年不太容易完成減碳」。

簡又新並說,AI等經濟成果完全要靠充足的電力,有電力才有算力,有算力才有國力,有國力國家才會往前跑。

簡又新表示,他有信心國家會做得很好,因為他過去18年從事企業永續的工作,而台灣在DJSI、S&P的指數,都是全世界第二名、第三名,這非常難能可貴。他說,淨零轉型不是只講能源轉型,而是帶動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的轉型,其難度跟登月計劃一樣,但只要有決心,一定可以做得很好,並呼籲在政府領導下,民眾齊心一起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