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難與戰時威脅不斷升高,民間自主防衛意識正逐漸成形。由台北文山區在地志工自發組成的「木柵自訓團」近日在社群平台發布宣言,強調團隊的成立目的不只是傳遞民防知識,更要培養市民成為「能動、能做、能救」的防災避難韌性實踐家」,以行動力取代紙上談兵,推動民間防衛力量的再升級。

木柵自訓團指出,過去的民防訓練多半停留在室內課程與理論講解,但真正的危機往往考驗的是體能儲備與實地操作。「如果只停留在知道,而沒有實際練過、動過、跑過,警報一響再多知識也派不上用場。」團隊強調,唯有把防災能力轉化為身體記憶與即時反應,才算真正具備「民防力」。

現正最夯:川習會原訂4小時會談100分鐘就結束! 他抓一貓膩:川普看習近平念稿十分不耐煩

為了讓訓練更貼近實戰,木柵自訓團設計了系列沉浸式課程與趣味互動活動,將原本嚴肅的內容轉化為可體驗、可挑戰的學習過程。團員們透過操作、模擬與團隊合作,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學會真正的防災技巧。

該團表示,最終目標是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備戰不只備課」——不僅要有健康體魄、掌握實戰技能,更要培養積極主動的應變心態,從被動等待救援轉為主動協助他人。

木柵自訓團強調,民防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任務。「讓備戰與避難準備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打造更安全、更具韌性的社區家園。」團隊表示,這才是真正屬於公民社會的民防力量。

當前熱搜: 謝龍介能讓台南「綠地變藍天」? 名醫揭這「唯一關鍵」......

木柵自訓團日前也在文山區舉辦「貓空行動」空襲避難演習,執行包括水源地取水、地下避難、急救處理等。其中有團員分享,這考驗的不只是裝備,更是意志、反應和團隊默契。民防準備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每一個願意走出舒適圈的人,串起來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