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享年91歲的英國靈長類行為學家珍古德博士(Jane Goodall)辭世,為全世界的自然保育與黑猩猩研究留下深遠影響。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即日起推出紀念微型展《珍與科博:珍古德與科博館的珍貴情緣》,該展將持續至11月2日,於陽光過道北側展出,邀請民眾共同回顧她與科博館長達30年的深厚情誼。
這場展覽的開幕現場,特別安排了「溫馨朗讀」環節,由科博館館長黃文山、紀錄片導演暨製作人舒夢蘭以及白心儀共同朗讀1997年科博館《珍愛黑猩猩》全國作文比賽的獲獎作品片段。這些文字不僅是對珍古德博士深遠影響力的見證,也象徵她在台灣播下的教育種子。此外,科博館還發出「尋人啟事」,希望能找到當年的小作者,並在這別具意義的時刻將小禮物送還,讓這份關懷自然與啟發世代的理念得以延續。
現正最夯:行政院拍板台南捷運藍線 林宜瑾喊:交通革命正式啟動
珍古德博士於1996年首次造訪台灣,並親自出席科博館舉辦的《珍愛黑猩猩60年—黑猩猩媽媽Jane Goodall攝影展》開幕。該展展出了她與攝影師麥可諾基包爾合作的攝影作品,展示了她在非洲岡貝森林與黑猩猩共同生活的珍貴畫面。隨後在1999年,珍古德博士再次來到科博館,參與《珍愛自然—國際生態攝影展》,藉由影像與故事喚起大眾對自然保育的重視。
本次紀念微型展特別重新展出當年的經典展品,包括珍古德博士與麥可諾基包爾合作的攝影作品、手寫筆記影本、田野影像資料以及黑猩猩製作的工具與手繪畫作等。觀眾將能透過這些珍貴的展品,感受珍古德博士對自然的細膩觀察與深厚情感,並理解她以行動推動生態保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神。
科博館館長黃文山表示,珍古德博士的研究歷程超過60年,她揭示了黑猩猩與人類在情感、智慧與社會行為上的相似性。她的生命實踐和人道關懷信念,啟發了全球無數人投身保育工作。藉此展覽,科博館希望讓大眾回顧她的科學貢獻,並反思人類如何以謙卑的姿態與自然共處。
展場中也展示了30年前,珍古德博士親自帶到台灣的黑猩猩工具模型,上面仍可見她當年親筆書寫的黑猩猩名字:FANNI(母)、FAX(嬰)、Appolo(子)、SANDI(母)等,這些模型象徵著她與研究對象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
此次展覽還特別呼應珍古德博士推動環保減碳與資源永續的理念,展覽原則上以「環境友善」為核心,盡量沿用既有展材並重複使用資源,減少新製品與廢棄物的產生,進一步延續她崇尚自然的精神。歡迎民眾來到科博館,重溫珍古德博士對自然的熱愛與敬意,並思考人類如何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與萬物共生、與地球同行。

科博館珍古德紀念微型展特別重新展出過去曾在館內展出的兩檔攝影展經典展件。 圖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今日珍古德紀念展開幕式大合影。 圖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珍與科博》紀念微型展呼應珍古德推動環保減碳與資源永續的理念,以「環境友善」為原則,盡量沿用既有展材及可重復使用之資源。 圖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