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微博轉發中國官媒央視新聞「九三盛大閱兵,致敬勝利!」的貼文,影后舒淇主演的電影《尋她》在10月17日於中國上映,卻僅累積18.7萬人民幣票房,觀影人次僅4,549人,全國4,380場放映,平均每場僅1名觀眾。面對慘澹成績,片商在上映僅3小時後緊急撤檔,創下近年電影「史上最短命上映」紀錄。此消息引發引發揣測和議論,連帶也有影迷對舒淇執導的新片《女孩》,在中國票房表現感到擔憂。

這部引發爭議的作品,故事背景設定在1995年的嶺南蔗村。劇情圍繞在舒淇所飾演的母親「陳鳳娣」身上,她在鄉村診所與另一名孕婦同時臨盆,未料一場突來的暴風雨將兩名女嬰捲入池塘,最終卻只尋獲其中一名。當自己的女兒人間蒸發後,陳鳳娣面對的卻是整個村莊的沉默以對,以及丈夫甘耀祖(白客飾演)的懦弱妥協,她只能憑一己之力,不惜衝撞整個村莊的禁忌,決心追尋失蹤女兒的真相。

現正最夯:新北深夜遭豪雨突襲!中和網友哀嚎:7、8年沒有淹成這樣

事實上,《尋她》早在2021年便已製作完成,並在2023年的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首度亮相,更一舉拿下「藝術貢獻獎」,其藝術價值備受肯定。電影深刻觸及農村地區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甚至影射女嬰可能因此受害等敏感的社會議題。為了貼近角色,舒淇幾乎全片素顏上陣,將一位底層農婦在尋女過程中的掙扎、痛苦與不屈的抗爭,詮釋得淋漓盡致,極具表演張力。

極具諷刺的是,在片方發布撤檔公告的幾小時前,主演舒淇才偕同劇組人員,在北京的影廳內與觀眾熱情互動,為電影賣力宣傳。當時男主角白客雖未到場,也特地以視訊連線的方式參與,導演陳仕忠、知名監製賈樟柯,甚至連藝人李雪琴都親自現身支持。主創團隊的努力身影言猶在耳,未料活動結束不久,電影的命運便急轉直下,戛然而止。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片商僅倉促地對外表示,「影片將重新選擇檔期與觀眾見面」,並將原訂的正式上映,臨時改口為10月17日至19日的短期「點映」(試映),試圖為這次的市場潰敗稍作緩頰。網路上隨即湧現大量感嘆,「上映3小時就跑,創紀錄了」、「乾脆上網播還比較實際」。中國自媒體「光影新天地」更發表文章直言,電影的排片占比低到僅有1.2%,創下同級別影片近年新低,但文章認為,「即便是舒淇一個人,都值至少5%的排片」。該文分析,這部電影完全是被它的片名與藝術片類型所拖累,並悲觀地感嘆,《尋她》的結局再次證明,「在中國電影市場搞創作,容不下一丁點兒任性和理想主義,藝術電影在中國沒有活路。」

現正最夯:颱風假有望?北部6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4區累積雨量上看400毫米

此外,亦有電影產業的觀察家點出,這部電影之所以票房反應如此冷淡,除了題材本身聚焦於農村重男輕女、女嬰受害等沉重議題外,全片幾乎以粵語發音,在市場定位上顯然出現偏差,未能與更廣大的觀眾群體產生連結,或許才是導致其無法全面公開放映,最終黯然收場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