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大林蒲遷村計畫進入關鍵階段,市政業務報告中出現「116年起展開協議價購抽籤配地」字樣,但市長陳其邁日前宣稱將於明年4月至6月啟動協議價購,引發市議員陳麗娜質疑,都發局長吳文彥回應表示,確實將在明年第二季啟動土地協議價購,並同步推動安置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登記部分則需待行政院核定後才能進行,預計明年10月完成審議,若順利核定,明年底有機會開始登記。

陳麗娜指出,民眾最關心的並非僅是時程,更是「價格」。她拿出資料指出,小港鳳鼻頭段一筆非都市土地,在2023年由農田水利署標售,平均每坪達15.8 萬元,然而市府對大林蒲非都市土地的估價卻僅約2萬至4萬元,即使加成後也僅3萬至6萬元,落差極大,質疑「政府自己標售的土地一坪可達15萬8,但向民眾收購卻只有3、4萬,這說得過去嗎?」

現正最夯:趙少康憂鄭麗文「令不出黨中央」 前藍委嗆:你就只是不甘寂寞過氣金童

地政局長陳冠福表示,農業區土地由經發局委託不動產估價師評估,正式啟動前會再依市場行情調整,陳麗娜則要求市府在明年年初前公布評估公式與計算依據,並召開地區說明會,讓民眾清楚了解政府的估價方式與合理性。

「協議價購不是只是一紙公文,而是攸關上千戶居民財產的重大決策,政府必須用公開透明的方式面對。」陳麗娜表示,若市府在明年中啟動協議價購,應於年初即提出說明文件,讓居民有充足時間評估是否參與,並建議邀請估價師到現場向民眾說明評估方法,避免政府與民眾之間產生誤解或對立。

陳麗娜也指出,大林蒲遷村計畫中預定設立的文物紀念館僅約0.15公頃,且與活動中心共用,規模遠小於紅毛港文化園區的3.42公頃,對居民極不公平,建議將文物館與活動中心移至鄰近的停車場與公園用地,設置地下停車場並打造結合遷村歷史的紀念公園,真正保存地方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