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二次被任命的新總理勒科努(Sébastien Lecornu)16日在國會逃過一劫,面對極左派提出的不信任動議,以18票之差保住了職位。
勒科努在一個月間配合總統馬克宏演出了接受任命卻在組閣不到十二小時內,又不得不辭職,辭職後又重新被任命的戲碼。而在重新組閣後,命運多舛的他還要應付極左極右政黨提出的彈劾動議,幸好在極左派提出的第一項不信任動議中,以微小的18票差距,沒能達到推翻政府所需的289票,而極右派提出的第二項彈劾動議,只有144票。
在劫難逃的勒科努之所以「倖存」,除了國會三分天下,政黨分裂造成議會多數不穩,未達到罷免門檻外,還要歸功於社會黨(PS)和共和黨(LR)的支持,除了7名社會黨議員和3名共和黨議員外,這兩個黨派大多數成員決定給他一次機會。
只是,為得到社會黨議員的支持,勒科努付出了莫大代價。
他14日在國民議會發表的施政演講,震撼性地宣布暫緩2023年通過的「退休年齡從62歲增至64歲」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即日起至2028年1月,不會上調退休年齡。他還承諾不使用49.3條款,緩解了反對黨對於政府「獨裁」的指控,減少了他們聯合推翻政府的正當性,也避免重蹈前總理巴尼耶被彈劾的覆轍。
這一讓步有效拉攏了社會黨,使其大部分議員選擇不投票支持不信任動議,成為總理能保住職位的決定性因素。勒科努做出政策讓步以緩和反對派,被認為是向社會黨屈服,尤其這是總統馬克宏主導的改革方案,為政府在面對彈劾時爭取了一線生機,馬克宏選擇拋棄他第二個任期內唯一的重大改革。勒科努的另一項提議涉及稅務政策,提出對資產控股公司徵稅的主張,放棄了馬克宏的兩項經濟政策基石。
為避免遭彈劾,政府卻讓法國人付出沉重代價。這是右派共和黨主席勒塔約(Bruno Retailleau)的譴責,「社會黨沒有加入政府卻在領導政府,暫停退休改革以及對移民問題不發聲證明了本屆政府已淪為社會黨的人質」、「退休制度改革的暫停和總理在移民問題上的沉默,證明了這個政府已被社會黨劫持,令人深感擔憂。」
總統陣營也震驚不已,前勞動部長迪索普特(Olivier Dussopt)表示,這是馬克宏第二個五年任期中唯一也是最後一項結構性改革,他強調,暫停改革是「一次重大錯誤」。企業家工會也批評說,新總理採取的措施只是為了減緩政治緊張,但缺乏雄心,缺乏高度。
政治傾向接近社會黨的總工會(CGT)則認為,新政府暫停退休改革「對數百萬曾動員起來反對這一法律的勞動者而言,是一個真正的勝利。」
暫停退休改革一旦落實,估計有350萬人將提前退休。但要實現暫停,行政部門和議會必須能夠就其條款達成一致,勒科努設定了暫停退休改革「必須在經濟上得到補償,包括通過節約措施來補償」的條件,並且不能以增加赤字為代價。
他預估,2026年暫停退休改革的成本為4億歐元,2027年將達到18億歐元。
費加洛報批評政府暫停退休改革的決定,認為馬克宏已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準備犧牲自己的經濟施政,以換取政治上的苟活。費加洛報指出,當前的局勢是,不穩定的代價高於政治讓步的代價。金融界擔心的是新的政治衝擊,相較於債券下跌,馬克宏陣營的議員們更擔心選舉失敗,對再次解散國民議會的恐懼,讓他們在幾週之內就拋棄了一項他們曾經拚命捍衛的改革。
經濟報紙回聲報也指出,這一決定是為確保政局穩定、拯救馬克宏,卻在經濟上埋葬了「馬克宏主義」。左派解放報則認為,與其說是向社會黨作出讓步,不如說是向議會政治本身讓步。
若政府被彈劾,根據法國制度,總理將須向總統請辭,而總統可能會選擇解散議會、重啟選舉。這對部分議員、政黨而言風險較大。
因此,預期風險與制度後果使部分議員謹慎,寧可維持現狀、讓政府維持弱勢運作,也不願承擔立即觸發政治大震盪的責任。何況這是一項具有爭議的彈劾動議,民眾也不想再看到歹戲拖棚。埃拉貝研究所(Elabe)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勒科努10日被重新任命為總理後,56%的法國人不希望對新政府進行彈劾,其中,33%的法國人「完全不希望」進行彈劾,其中,68%社會黨選民反對彈劾,75%的右翼共和黨選民也表示反對。
國民聯盟雖然希望解散國會,但其領導人也可能意識到,讓政府垮台可能導致政治不確定性,這在特定時機例如面臨重大經濟或國際問題時,並不符合其長期利益。他們更傾向於將政府描述為「苟延殘喘」,並為即將到來的預算談判做好準備。
雖然政府暫時未被彈劾,但局面並不代表政府信任基礎穩固,而只是「暫時安然」,暴露出多項風險與不確定性。政府多數地位非常脆弱,只需少數議員變動、反對派稍微集合,就可能觸發新一輪危機。因權宜讓步、失衡妥協而可能削弱政府未來推動政策的能力,預算審議、改革,尤其是退休改革、公共開支削減與稅收調整等法案將成為重大挑戰,若無法落實,將為政府埋下崩盤風險。
長期來看,這反映出法國政治格局的高度碎片化和極化、總統體制下政府與議會互動的壓力與脆弱性。勒科努的政府目前處於極度脆弱的地位,仍將在未來的預算談判中面臨嚴峻挑戰。